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死文字八思巴文变形体研究尚存空间(图)

2011年01月12日 15: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八思巴文虽然早已成为死文字,但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珍贵。记者此次对多位八思巴文研究者和爱好者进行采访,希望能从多个角度为读者呈现目前八思巴文研究界的真实状态。

  八思巴文专业研究者凤毛麟角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蔡美彪是中国目前比较著名的八思巴文研究者之一。蔡美彪介绍,其集60年研究之大成的著作《八思巴字碑刻文物集释》已读完四校,最近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然而接受记者采访时,蔡美彪的观点令记者颇感意外,对于这门研究了60年的学问他显得有些不以为然:“八思巴文只是历史学的研究工具,本身不能算是独立的学问,更谈不上绝学,也没必要让很多人研究。八思巴文主要是用来做历史研究和文物鉴定的。目前掌握的材料就这么多,再有无非是一些‘小玩意’的考释。”

  虽然说得如此轻松,但像蔡美彪这样几十年寂寞坚守在这个领域的学者实在是凤毛麟角。

    八思巴字变形体研究尚存空间

  正如蔡美彪所言,八思巴文资料不多,使得研究进展受到阻碍。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八思巴文研究并没有走到尽头,比如八思巴字变形体就经常出现在藏传佛教寺庙内,尚待研究。记者此次就遇到了一位专门研究八思巴字变形体的学者——乌力吉白乙拉。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的博士论文是关于八思巴文的,当时怎么想到要做这个题目?

  乌力吉白乙拉:主要是因为我的博士导师贾拉森活佛。他当时对我说,目前研究八思巴文的人很少,希望能够后继有人,并建议我研究八思巴字变形体。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现在是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您还在继续八思巴文的研究吗?

  乌力吉白乙拉:我自己并没有放弃八思巴文的研究,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又补充了甘肃和内蒙古的一些资料,出版了专著。2009年我专门去了西藏,调研了很多寺庙,发现不少寺庙的门框上都有八思巴文,一些寺庙还将八思巴文作为文字学课程教授。虽然教学、行政工作占用了我大量时间,影响了科研,但我还是要求自己每年写两篇论文,其中一篇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中国社会科学报》:八思巴文可供研究的资料多吗?还有地区在使用吗?

  乌力吉白乙拉:八思巴文曾经是元朝官方文字,因此我认为应该有很多文献,只不过目前还没发现。寺庙和民间的八思巴文文物很多,特别是藏区有很多八思巴文变体,但错误比较多。寺庙中,布达拉宫的八思巴文保存得最好,但是不允许拍照,我还没能整理出来。因为八思巴是藏传佛教喇萨迦派第五代祖师,所以八思巴文能够在藏区流传下来,特别是作为藏文书法的一个字体继续使用。

  八思巴文与相关语言比较研究独具特色

  
在和乌力吉白乙拉的谈话中他不时提到自己的导师贾拉森活佛,言语间对导师充满敬意。

  据记者了解,贾拉森的身世颇具传奇色彩,1946年出生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三岁时被认作转世灵童,成为贺兰山南寺第六世活佛。12岁时机缘巧合得以进入小学学习,开始接受现代教育。“文革”期间南寺被毁,作为知识青年下乡劳动,之后得到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逐渐走上学术道路。1981年南寺重建,贾拉森于是拥有了两个不同的身份——教授与活佛。

  很幸运,经常出门在外的贾拉森刚好在呼和浩特,推脱再三之后他终于抽出时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中国社会科学报》:八思巴文研究的整体状况如何?您在八思巴文方面有哪些研究?

  贾拉森:在八思巴文研究方面全国有几个比较有成就的学者,照那斯图的成就是国际公认的,还有我的老师包祥等。他们的成果多,学术论文也多。我是1985年从日本进修回来后开始研究八思巴文的,1988年左右发表了第一篇相关论文,讨论了八思巴文与印、藏文字的关系。八思巴文是根据藏文字形创制的,因为我懂藏文,所以就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八思巴文与藏文的比较研究上,这个角度以前没有人做过,现在做的人也不多,比较有特色。第二篇论文是用汉语发表在《内蒙古大学学报》上,讨论的是八思巴文如何转写藏文地名等,有些观点是从藏文的角度出发的。

  现在没有太多的新资料,所以研究工作也有些停滞不前。元朝灭亡后八思巴文作为文字停止使用,但作为藏文艺术体保存了下来。通过八思巴字,藏文也可以竖写了,现在藏区寺庙里经常可以看到用八思巴字竖写的藏文对联,所以对八思巴字变形体的研究还是可以继续下去的。

  我对八思巴文最近的研究是因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建立八思巴字国际编码,中国和蒙古国提出了共同方案,我作为文字学学者参加了两次工作会议。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我们的八思巴文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文字学时很多东西比较笼统,但建立编码时,人家问某种字体在文献中出现的频率,我们往往回答不上来。现在已经建立了八思巴字国际编码,但变形体还没有收入,也还没有输入软件,主要是因为没有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担心八思巴文研究缺少后备人才吗?

  贾拉森:这个我不担心,我们学院的文字学老师都学习过八思巴文,也在教授八思巴文,后面的人才已经起来了。

  除藏文外,八思巴文与朝鲜文字的关系也一直受到学界关注,很多专家认为朝鲜世宗命人创制的训民正音是受到八思巴文影响和启发的。

  虽然训民正音解例本中阐明谚文的子音与母音是根据人的口腔构造、中国古代的天地人思想及阴阳五行学说而创制出来的,并没有提及八思巴文,但查阅历史不难发现,八思巴文创制于13世纪,而谚文创制于15世纪,高丽曾归附元帝国,八思巴字必定在朝鲜半岛,特别是僧侣中流传过,而僧侣在当时正是社会文化的中坚力量。

  从外形和结构上看,谚文与八思巴字有诸多相似之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盖瑞·莱德亚德教授(Prof. Gari Ledyard)甚至具体指出谚文中的五个辅音字母直接来自八思巴文。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