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焦桐从诗人到美食家 称不懂得吃的人值得同情

2012年04月12日 10:49 来源:深圳商报 参与互动(0)

  《暴食江湖》焦桐著

  焦桐 (资料图片)

  ▲《台湾味道》焦桐著

  焦桐现在是享誉海峡两岸的美食鉴评家,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强调自己还是诗人:“我还在写诗呀,只是尚未发表;可以勉强算是个诗人吗?”从诗歌到美食鉴评,焦桐戏称源于一个“误会”:1999年,他在台湾出版了《完全壮阳食谱》,这使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90度的转弯。《完全壮阳食谱》本是严肃的诗歌集,将情欲、食物和政治相串联,亦庄亦谐,表达了对现代文化的忧患与颠覆意识。但这部诗集起了个菜谱的名字,还用了菜谱的形式。一时间,台湾许多餐馆老板视他为美食家,纷纷请他去试菜。焦桐来者不拒,自称“跟猪八戒一样”,到处吃吃喝喝。

  吃得久了,免不了逐渐心生怯意:“人家以为你是美食家,请你去是希望你给一点意见,写点东西的。”焦桐被逼上梁山,只好横下心来,潜心阅读中西饮食文化典籍,并着手写饮食评论。没想到他这一读一写就是十多年,而且深以为乐,不可自拔。

  “田野调查”就是吃招牌菜

  焦桐是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专任副教授。他在大学部开的课程包括:现代诗、现代散文、报告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赏析、台湾现当代文学、编辑采访学等;在研究所开的课程则有:饮食文学专题、现代文学理论、20世纪西方文艺思潮、饮食与电影、袁枚《随园食单》研究、陆羽《茶经》研究、苏东坡饮食诗学等。

  他在研究所教饮食文化课,还带研究生,而他的研究生最重要的一门功课,就是跟他去各家餐馆吃招牌菜,回来写食评,美其名曰“田野调查”。他的这门课,吸引了很多学生,甚至其他系的教授也要求来旁听。有一年他开选修课,80人的班,200多人来报名,他居然要学生先考试筛选一遍才能听他的课。

  焦桐告诉记者:“我是用做学术研究的精神去做食物的调查。”他经过五年的田野调查,走遍了全台湾,最后写成《台湾味道》。他会事先规划好考察线路,然后一路旅行一路吃。在考察期间,普通人一天吃三顿,他常从凌晨六点半吃到晚上十二点半,一天吃无数顿。最多的一天,焦桐吃了十八家肉丸。吃到最后,他觉得自己都快变成肉丸了。

  自称“情报头子”

  焦桐是台湾《饮食》杂志创办人、台湾饮食文化协会理事长,也是台湾“年度餐馆评鉴”专家团召集人。他曾策划主持过“随园晚宴”、“印象主义晚宴”、“文学宴”等多种主题宴会。

  在台湾,经他赞誉的餐馆天天客满;被他夸过的烤鸭店,需要提前三五个月订位。当然并不是每家饭店都欢迎他,有家饭店甚至给他寄过冥纸。

  焦桐在台湾组织了“年度餐馆评鉴”专家团。从2007年开始,他每隔一两年就在台湾召集一批口味刁钻、见多识广的美食专家做“秘密评审员”。焦桐称他的灵感来自FBI,他称自己是“情报头子”,评委都是“特工”。他们也是一群美食“刺客”,自己花钱吃遍台湾餐厅,评鉴结果以书的形式出版。这一评鉴因为从不接受餐馆的接待和广告,建立卓越的声誉,成为台湾人的就餐指南。

  焦桐正计划将“年度餐馆评鉴”模式搬到北京、上海等城市。“我已经在布网,寻找大陆的‘特工’。北京一定找北京的‘特工’,在上海的话,一定是上海本地的‘特工’。”焦桐看好内地的饮食行业,认为北京、上海等地未来会超过台北,成为中华料理的火车头。他告诉记者,评鉴团的模式很可能会搬来深圳。

  不懂得吃的人值得同情

  焦桐的《台湾味道》、《暴食江湖》前不久由三联书店引进出版,颇受内地读者欢迎。《暴食江湖》是作者到处“暴食”后的心得和体会;《台湾味道》介绍了台湾40多道本地菜和小吃。焦桐告诉记者,《台湾味道》并没有写完,他计划写50万字,做成三部曲。

  焦桐说,饮食是文化也是品味,任何主张和创意都指向一种生命的胃口,而这种生命的胃口,来自对食物的好胃口。

  他引用林语堂的话说:“如果说还有什么事情要我们认真对待,那么,这样的事情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学识,而是‘吃’。”林语堂说:“除非我们老老实实地对待这个问题,否则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把吃和烹调提高到艺术的境界。”

  他认为饮食乃文化的核心,要了解任何民族的文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他们的肚子。一个人可以听不懂巴哈、舒伯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可以不懂得欣赏梵谷、夏卡尔、达利、毕卡索、张大千,但如果他不懂得吃,不懂得分辨食物的好坏,或完全不知道饮食文化,那么,他肯定是个非常值得同情的人。

  焦桐说:“饮食往往是视觉、嗅觉、听觉、味觉乃至触觉一起进行的审美活动,这些感官经过斟酌权衡,彼此分工又互相合作,共同达成整体感受。美好的饮食是身心健康、快乐的泉源;阅读美好的饮食文章,亦是一种舒缓幽长的审美享受。各种类型的文章中,尤以饮食文章最有滋味,它令人在阅读时大量分泌唾液,令人喜悦。”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