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网络批评不乏情绪化片面化 亟需提高文化含量

2012年04月12日 16:23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鲁军

  一个社会总是在各种声音的交错中前行——“网络批评”已经向我们走来。但是众声喧哗中,总有一些杂芜之音,通过公共或者个人的媒介,给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带来困扰。而真正理性与智慧的、具有文化含量的“网络批评”,则因缺位而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显然,以网上谣言为依据作出的种种 “网络批评”,不仅是站不住脚的,也是没有文化含量的,而且还会产生传谣、信谣之恶果。这种所谓的“网络批评”也不只是一个“没文化”的问题,而是涉嫌违法,当追究扰乱社会正常秩序之责。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制止那些以 “网络批评”之名,行“网络谣传”之实的恶作。

  “网络批评”中除了少数别有用心的造谣、传谣式的“批评”之外,还有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如何理性表达批评意见。毫无疑问,网络批评增强了批评的尖锐性、时效性和社会反应度,还可以让我们在网络上清晰地看出批评带来的各方面影响,提高了批评的影响力。但是也有许多“网络批评”火药味十足,似乎越激烈越有人关注,追求抢眼成为批评的目的,减弱了批评的文化含量,而成熟公允的批评常常沉没于网络的犄角旮旯,反而门庭冷落边缘化。

  不可否认,近几年被 “网络批评”的事或人,不少确实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不当,甚至是错误和问题。网络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可以对此进行公开批评的载体。这是社会民主发展的进步体现。但也必须看到,绝大多数的“网络批评”内容,所涉及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范畴。对此,“网络批评”不应以斗争性、攻击性的方式出现在公众面前,理应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或弘扬正气,抵制歪风;或舆论监督,促其改正;或倡导文明,促进和谐,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遗憾的是,在扑面而来的众多“网络批评”中,时常可见那些个道理讲得不清楚、不明白、不合逻辑,甚至“不讲道理”“讲歪理”之现象,其中不乏情绪化、绝对化、片面化的语言。可以说,随意、简短、迅疾、浅显,加上粉丝、跟帖和围观的浩大声势,这些新兴“网络批评”的时代特征,正在稀释、瓦解“网络批评”的文化含量,动摇正确批评的地位。

  提高“网络批评”的文化含量,就得戒浮躁、戒浮浅。一些“网络批评”,在乎的是规模效应和共振结果,尤其微博,是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最直接的批评,而且短短几行字,还要引起关注,于是,非理性、表象化、去本质,极易成为其特征。“围观就是力量”,当大家都热衷于博客和微博引发的刺激、轰动、对立的效应时,谁还有心思再耐心讲究“网络批评”的文化含量?

  提高“网络批评”的文化含量,就得维护批评的纯正。当博客和微博为所有人提供了自由发言的机会后,评判自然就变得铺天盖地。可惜,一些评判的关注不是靠理性,只有杀伤力、刺激性才能博得。这些批评以围观的数量来确定话题是否成立,内容也经常演变为琐事、闹事、无意义小事的争论。长此以往,非理性、缺思想、无文化的批评有可能就会掩盖真正的“网络批评”。如何用理性的支撑,尽量避免随意性和情绪化,构建一个开放、自由、理性的批评空间,是我们当下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网络批评”面临一次又一次挑战,而每次挑战之后,不应当是理性批评的萎缩和尴尬。提高“网络批评”的文化含量,正当其时。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