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王安忆写作初衷是为找出路 称散文无虚构权利

2012年04月28日 17:35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参与互动(0)

1

《空间在时间里流淌》王安忆著新星出版社2  01  2年4月版

  ■艾里香

  作为茅盾文学奖得主,王安忆曾写出《长恨歌》、《富萍》、《天香》等脍炙人口的小说,而这本《空间在时间里流淌》,则是王安忆从女性角度出发,以细腻敏锐的笔触,对社会及生活本质进行的探讨,展现了一位作家朴实而率真的一面。

  这本散文集作为“王安忆·非虚构”文丛中的第一本,收录了王安忆的《“你要做什么呢?”》、《我为什么写作》、《茹家溇》等53篇作品。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主要讲述童年的生活背景,和她对人生最初的感知,以及年事稍长之后作为知青插队期间遇到的各种人与事;第二辑写她成年以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三辑则是她对于自己身世的探究,从对父亲母亲的历史,甚至家族历史的寻访中,寻找自己的根源。

  王安忆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在书中,可以看到王安忆穿梭在老上海弄堂的身影,那是一个喜爱购物、看电影、做家务的寻常小女人,也是一个在艰苦条件下不放弃写作的坚强女性。

  关于为何走上写作之路,在《我为什么写作》中,王安忆说,她写作的初衷只是为了找一条出路,或是衣食温饱,或是精神心情,终是出路。后来,她将小说当日记写了起来。“当我写出我的哀乐时,便有人向我呼应,说我写出了他们的哀乐。我感到了人心的相通,并且自以为对人们有了一点责任。”这时,写作对于她不再是一门枯燥的功课,她才真正地爱上了写作,得着了乐趣。

  读过该书之后,我觉得“上海”之于王安忆的意义,绝非“故乡”一词可以概括,也并非一个写作资源可以解释。这个城市的复杂历史和传奇色彩,以及它在中国大背景之中的独特性,和王安忆形之于文的姿态,似乎构成一个颇可玩味的互文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该书走进王安忆的内心世界。

  王安忆说:“散文在语言上没有虚构的权利,它必须实话实说……它是感情的试金石。”听一听她的碎语,我们多少会得到一些启发和教益。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