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加入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团 含12处文物点

2012年05月25日 12:56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去年4月,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更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通知》,宣布将在各地申报的基础上全面调整预备名单。记者昨日获悉,南京此次提交的两个申遗项目——“中国明清城墙”和“海上丝绸之路南京遗迹”已通过预审。这也意味着,南京将与广州、泉州、宁波等8个城市一同加入“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计划。

  此次预备名单调整,我市共提交3处遗产项目参加申报,分别是“明清城墙”、“南京民国建筑群”和“海上丝绸之路南京遗迹”。其中,“民国建筑群”遗憾落选。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线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包括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是迄今所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最早申报“海上丝绸之路”的城市是宁波和泉州,随后广州、扬州、蓬莱、北海、漳州、福州等城市相继加入。南京加盟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团队将扩充为9座城市。

  此次“海上丝绸之路南京遗迹”申遗文本由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负责编纂。该所所长、南大历史系教授贺云翱告诉记者,南京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系主要集中在两个历史时期:一是汉唐之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二是明代。这两个时期,南京作为都城,是封建中央政权以国家力量来组织、实施海上物质文化交流的核心地。经过调查论证,南京现存的海上丝绸之路遗迹共有12处,分别是六朝都城遗址、道场寺遗址、明代都城遗址、静海寺、天妃宫、龙江宝船厂遗址、郑和墓地、浡泥国王墓、净觉寺、郑和府邸旧址、洪保墓和大报恩寺遗址,遗产区总面积达22.6万平方米。

  在国家文物局2006年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明清城墙”和“海上丝绸之路”均榜上有名,此次重新参评又吸收进新的成员联合申报,因此“留守”希望很大。如能顺利入围,南京将在“明清城墙”之外再添一处“申遗突破点”。

  “东亚文化航线”和大航海时代均从南京起航——

  “海上丝路缺少南京是不完整的”

  “海上丝绸之路南京遗迹”通过预审,标志着南京在“双线申遗”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贺云翱表示,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开拓和发展中,身为六朝和明代都城的南京具有重要地位,也是整个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和港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丝绸之路如果缺少南京是不完整的。”

  六朝:建康都城开启“东亚文化航线”

  公元3—6世纪,六朝政权为了建立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国家的友好往来,形成了以建康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海航线,这为拓展和加强中国与东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六朝政权与东亚、东南亚、西亚等外国交往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传入中国的佛教经义乃至佛寺建筑,就是在此时从建康传入朝鲜半岛的百济(今韩国)和日本列岛的倭国(今日本)。公元412年,东晋高僧法显在南京的道场寺完成了记录他从陆上丝绸之路去古代印度,又从海上丝绸之路返回都城建康的纪实性著作《佛国记》。

  贺云翱介绍说,这一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从汉代的零星、断续状态,发展到与东亚国家之间形成连续、固定的航线,为文化交流传播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六朝政权与东亚和南洋国家之间的使节、僧侣等人员的交流往来,让南京成为海陆丝绸之路、东海南海两条航线之间的连接枢纽之一。

  明代:七下西洋将南海航线推至顶峰

  15世纪,明王朝组织的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使南京再次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始发港,同时将西端港口拓展到非洲东岸,见证了“海上丝路”由单向到多向、由线状到网状的转变过程,将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航线拓展到了顶峰,世界大航海探索时代的壮阔序幕由此拉开。

  贺云翱表示,南京不仅是郑和下西洋的策源地、起终点和物资人员汇集地,也是郑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中心和人生归宿地。永乐皇帝为表彰其出使西洋而修建的天妃宫、静海寺,以及专门为郑和下西洋出访各国兴建的大型官办造船基地——龙江宝船厂等历史遗存,在见证这一航海壮举的同时,也印证了南京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