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烈士向警予故居已成民宅 老房子气息荡然无存

2013年03月27日 11:13 来源:楚天都市报 参与互动(0)

  汉口车站路三德里28号,是向警予烈士的故居。

  24日,记者看到,小巷深处,一幢二层砖混结构的房子静静伫立,这是上世纪初武汉普通民居的式样,如今仍是居民住宅。如果不是镶嵌在墙上的“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向警予故居”和“向警予故居简介”两块碑记,很难想象,这里就是向警予烈士的故居(如图)。

  今年66岁的罗杏芳老人,在此住了40多年。她说,她从嫁到这里起,就看到这幢楼里,一直是两户人家分开住着。罗杏芳请记者进她的屋里看看,这间不足30平方米的房间里,被隔出一个暗楼做卧室,下面是起居室,地面铺有地砖。罗杏芳指着楼上说,“二楼就是向警予被捕的地方了。”但记者采访时,二楼住户不在家,铁门紧锁。

  武汉地方志专家、文史专家董玉梅介绍,当年向警予和湖北省委指派给她的女助手陈桓乔同住于此,对外以姑嫂相称,她们以找工作为掩护,每天外出活动,这里也是我党重要的秘密联络处。

  昨日,武汉图书馆文史员王钢介绍,三德里于清末建成,沿用欧洲的两层联排式砖木结构,在单元平面划分上借鉴中国传统四合院布局,内向封闭,形成小天井,别具一格。但如今的向警予故居,木地板、木栅在住户整修时已被拆,换上了瓷砖和混凝土楼板,老房子的气息荡然无存,惟有房屋结构大体维持原貌。

  董玉梅认为,名人故居可以边居住、边保护,但管理部门应告知租住户不得随便更改;其次,每隔一段时间,应拨专款维修。

  武汉市文物保护处一名负责人称,名人故居的租住户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原则上讲,住户不应改变房屋原状,但现在监管上有困难;至于维修保养问题,应该谁使用、谁管理、谁维修。

  链接

  向警予(1895年—1928年),女,湖南溆浦县人。为湖南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二大、三大、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四大后增补为中央局委员。向警予是党的第一位女中央委员和第一任妇女部长。大革命失败后在武汉坚持斗争,1928年3月20日因叛徒出卖被捕,5月1日英勇就义,年仅33岁。 本报记者郑晶晶

【编辑:蒲希茜】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