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民营剧团为何自建剧场?赚钱不可能 只求不被挤兑

2013年07月05日 13:44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正在修建中的西区剧场,位于北京护国寺新天地

    “今天我看到了一个让人很眼馋的剧场……”戏剧导演羊驰近日发了一条微博,还附上了几张正在建设中的剧场照片,言辞之间流露出羡慕之情。像羊驰一样,很多戏剧人曾表露过想要拥有一家自己的剧场。其实,今年北京有多家新建小剧场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新一轮的剧场建设热潮中,有七八家剧场的投资者是已经在戏剧圈小有名气的民营戏剧演出团体。对于这些“文艺青年”来说,自建剧场既是为了圆艺术梦想,也是一个有些无奈的举动。

  建剧场只求不被挤兑

  知名戏剧编剧俞白眉最近就在筹建自己的剧场。“我和搭档邓超一直期待着那么一天,有一个自己的剧场,可以在那儿看演出,还可以看到观众们乐呵呵的,那感觉肯定特踏实。”近年来,俞白眉和演员邓超合作,先后推出了《翠花,上酸菜》、《分手大师》等口碑、票房都不错的话剧作品,可是剧场问题却一直让他们纠结不已。

  “我们每年在北京演出六七十场,经常会遇到剧场问题,不仅剧场档期比较紧张,有时候定好的剧场也不保险。”提起这事,俞白眉就有一肚子苦水。据他介绍,剧组有一次演出《分手大师》,都已经开票两三天了,没想到因为剧场临时有调整,不得不取消演出,“我们只能一个一个地给观众打电话道歉。”

  和剧场方面打交道,也经常让这些戏剧创作人感到头疼。“许多剧场是国有的,根本没有服务意识,只会跟剧组提各种要求和限制。”俞白眉说,“我的工作人员经常跟我抱怨,为什么我们花了钱还得被人欺负!”一想到很快就要有自己的剧场了,他显得很兴奋:“你让我装修自己的家我都嫌麻烦,可是想到装修自己的剧场,就有特别多的想法!”

  和俞白眉一样,很多民间戏剧人渴望拥有自己的剧场。特别是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多,剧场问题就越来越成为掣肘因素,自己经营剧场只求能够演个痛快。以戏逍堂为例,这一团体最早在北京西直门一带开设了枫蓝剧场,几年下来又先后在奥体中心、大望路等地开设了新剧场,而正在建设的西区剧场将是他们在北京的第四个剧场。

  想要赚钱基本不可能

  一个小剧场不过三四百个座位,可要想经营好,却并不容易。

  作为国话先锋剧场的负责人和国内小剧场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傅维伯在这个市场已经摸爬滚打了20多年,可是提起小剧场的经营问题,他坦言“太难了!”国话先锋剧场地处北京东单黄金地段,同地段同面积的写字楼,每天租金高达1万多元。傅维伯说,仅靠每场演出6000元的场租费,根本不可能维持这个剧场的运转。“国家话剧院深知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个剧场就是当做一个文化设施来经营的,并没有指着它赚钱。”

  和国话先锋剧场不同,盈利问题放在民营剧场身上,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压力山大”。北京东宫影剧院开业快两年了,第一年倒贴进80多万元,第二年有所好转,也赔了40多万元。运作该剧场的道朴文华负责人王雷说:“我们一直都用公司其他业务赚的钱来贴补这里。”他将东宫影剧院目前的处境比喻为“爬坡”,而这坡还得再爬两三年。

  “去年全年我们做了320场,这已经接近了剧场的最大接待量,但交完税后还是亏了点儿。”提起经营问题,木马剧场负责人唐虓珲同样感到很无奈。木马剧场开业3年多,已经成为北京知名的品牌剧场,但是至今仍然没有实现真正的盈利。对此,唐虓珲的态度有些悲观:“做小剧场,你就别指着赚钱了!”

  听说有那么多戏剧同行要投身建设小剧场,戏逍堂负责人关皓月非常诚恳地说:“大家千万别盲目做剧场,做话剧和管理剧场完全是两回事儿。”他分析说,建设和经营剧场要有巨大的成本投入,同时还要面对一系列繁琐的问题,仅靠热情和理想是支撑不了多久的,最后往往就得面临资金链断裂,不得不被迫撤出的后果。

  剧场应成剧组知心人

  剧组对剧场服务不满意,自建剧场风险又太高,这个难题该如何破解?一些剧场对此颇有一些经验和心得。

  前不久,一个法国剧组在东宫影剧院演出,剧中很多道具要在本地购买。正当剧组方面因为人生地不熟而担心时,剧场工作人员主动提出可以帮他们免费购买道具,解决了这个大麻烦。无独有偶,前不久在木马剧场进行的演出,有剧组提出要在现场加配空调,为此,剧场方面花了几千元租来空调设备,却没有向剧组多要一分钱的租金。

  对此,唐虓珲认为,现在剧场管理者的理念需要更新,“我们不是简单地提供场地,而是要为剧组服务,甚至还要帮他们营销、宣传、策划。”总之一句话,强化服务,让剧场成为剧组的知心人,或许会成为剧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破冰点”。

  和民营剧场相比,国话先锋剧场为剧组提供的服务还要更为深入。傅维伯和北京许多民营戏剧团体有着非常默契的关系,他们即使在没有演出的时候,也会经常找傅老师聊聊,请他帮忙出主意。在和剧组交流的过程中,傅维伯总是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谁有好的作品,并且邀请其来剧场演出。

  虽然经营小剧场并不容易,但是很多人依然在努力。不久前,东宫影剧院又在剧场二层新开了一个可容纳150人的小剧场;今年10月,他们还将再开一个新剧场。王雷这样阐述他的想法:“如果坚持下来,把这个市场渐渐做大,那时应该会有我们的一块蛋糕。”

  这个想法,代表了当下很多小剧场经营者的心声。牛春梅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