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定宽谈读经典:要读得进去读得出来

2013年07月29日 09:48 来源:贵州都市报 参与互动(0)

  2013年7月27日,中国文化书院贵阳国学大讲堂第36次学术讲座,李宽定先生以书院主人、创办者身份,为大家讲《大学三讲》中的第一讲,藉以通过《大学》,教授大家读经典的真正有效方法。

  说到《大学》,李宽定开篇谈到,现在我们读到的《大学》一般是指朱熹做过注疏的《四书集注》。朱熹从《礼记》里面把《大学》抽出来,重新编入《四书》,其实是借古人留下的经典加以发挥,表达他自己“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四书·大学》和《礼记·大学》

  李宽定谈到,这就牵涉到中国传统社会的“道统”和“政统”的概念。“道统”是儒家知识分子传道的脉络和系统,简单地说,“古代的读书人总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意识”。

  而政统即中国两千多年来统治者的政治传统。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他们之中绝大多人都尊重甚至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在实际的执政和治国方针过程之中,却更多运用法家思想。

  李宽定说,谈到读《大学》,就要把朱熹(1130-1200)他一生的经历搞清楚,任何人写书,都会贯穿入自己的人生理想或政治抱负,朱熹更不例外,他是个非常有学问的人,在南宋时期,他主持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讲学、著述,听者风涌云集,堪称大家。但他几乎一生不得志,也曾做官八九年时间,而在他去世前7年,因其在民间尤其是教育界名声远播,于1193年被召进京,做了40天的京官——当上焕章阁侍制兼侍讲,即皇帝的顾问和老师。

  在这40天时间里,朱熹花了36天时间为当时的皇帝宋光宗讲《大学》,边讲边向皇帝灌输自己的政治理想,结果最后皇帝听不进去,不但把他给赶走了,还于1196年给他定了“伪学”、“食菜事魔”的罪名,禁了他的书,直至1313年,元代朝廷把《四书》定位为科举必考书,把朱熹的《章句集注》定为标准答案;1362年,元末代顺帝封朱熹为齐国公。1915年废除科考,600年里,朱熹的《大学》由民间政治理想,上升到国家政治学层面。

  《大学》怎么读?

  李宽定说,书院开讲三年,虽然每个月有一次高水准的国学讲座,但是讲座永远不能替代读书,今天讲《大学》,也只是想以此举例,告诉大家一种读书、尤其是读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经典的方法。读经典,既要能读进去,更要能读出来。

  《大学》开篇即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么,怎么样读进去?

  朱熹《大学章句序》中如是解释:“人生八岁……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大学者,大人之学也”。

  李先生讲到,朱熹的意思就是说,大学学来做什么?修心、为政、管理社会,是公务员、国家干部、官吏要学的。(按:朱熹又曰:“盖大者,以天下为度者也。”)东汉末年的郑玄,他的解释是:名曰大学者,以记其博学可以为政也。唐代大学士孔颖达则认为:此入学之篇,论学成之事,能治其国。

  李宽定说,由此可见,《大学》是政治学,是治理“家国”社会的政治纲领。《大学》的思想上升到国家意识形态以后,朱熹对《大学》的有些解说,历代都有不同看法,但直到今天也没人敢修正,如以“新民”取代“亲民”。

  那么,“大学之道”的“道”是什么意思?原文是这样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什么是“定、静、安、虑、得”?“得”是得什么?

  李宽定讲到,“知止而后有定”:知止于至善,志向已定;“静”:志向已定,心不妄动,故能静;安”:能"静",故能所处而安、随遇而安;虑”:能"安",故能处事精详,做到中节;“得”:处事精详,做到中节,才能有得。

  “得”什么?郑玄曰:“得其所宜也"。朱熹曰:“得其得止。”——“所宜”、“所止”皆指“至善”。也就是说,只要明白做人做事达到“至善(恰到好处)”的程序,就读进去了。止于至善就是做到恰到好处。

  李宽定先生说,不仅要明白“知止”、“定”、“静”、“安、“虑”、“得”是达到“至善”的程式,还要更深入了解“定”、“静”、“安”、“虑”、“得”的内涵,明白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才是读出来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李先生说,什么是“明明德”?就是把遮挡我们自性的东西清理干净:一明性本善;二明“性相近习相远”后天教育跟不上,性由善到不善的因果关系;三明见性,如何使善回归,彰显出来。

  “大学之道”的“道”,就是方法。什么方法?就是程序和因果。“大学之道”的“道”,就是讲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讲“平天下”的本末、先后程序。“平天下”,以个人“修身”为基础。这就是“大学之道",也是程、朱以代表的理学家们的政治理想。

  李宽定说,读书就应该这样,读得进去,还读得出来。一部古代经典,历经一两千年的时间,被无数学者、大家注疏过,每一位都会带有他自己以及他所处时代的政治色彩、背景和主观情感。

  (记者谭芸图 刘磊)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