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香港书展:明星不是摇钱树

2013年07月29日 13:21 来源:天津日报 参与互动(0)

  在刚刚结束的第24届香港书展上,内地作家包括很多内地图书均遭到了冷遇。最近风光无限、占了大量报刊版面的郭敬明,到了香港却不灵光了,其作品一开展就被打入了旧书堆,即便减价甩卖仍是少人问津,就连去年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也没能逃过厄运,虽然出版商给他设置了独立展位,但问者寥寥。而央视记者柴静的《看见》,此前在内地热卖了200多万册,这次出版商迅速搭车推出了港版,且展位抢眼,海报乱飞,不料依然是门可罗雀,看来书砸在手里已成定局。有人讲,内地图书在香港卖不动,是因为两地文化上存有差异,且内地使用的是简体汉字,香港同胞看不懂。姑妄听之吧。我却以为,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方面,说明香港读者的阅读心理比较成熟,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内地出版商的思维存在着很大问题。

  近30年来,我所参加过的大小书展不计其数,我虽生性愚钝,却也渐渐地从中发现了许多行内弊端,特别是近几年来,这些弊端已经逐步演化成了自挖的陷阱,跳进去了,想爬出来实不容易。首先,我们的出版物,内容重叠或曰重复的,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各种大型图书展会上,每次各地出版商带来的参展图书都不下几十万种,看似花花绿绿,但多数图书的内容却大同小异,没有创意,没有创新,更无特色,同质化倾向十分严重。这种内容上的局限,有些是出版商的文化视野太小造成的,有些则是跟风与扎堆出版酿就的苦酒。股票牛了,满街都是股票书;收藏热了,遍地都是收藏书;养生火了,到处都是养生书……这种在简单思维下出笼的类型书,有的是迷迷糊糊不知所云,有的是东拼西凑骗人骗己,有的干脆就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不仅让读者无所适从,假若真的照方抓药,明显就是个当。怎么办呢?索性两眼一闭哪种书也不买倒是最为保险。其次,书名几乎相同的图书可谓比比皆是,也即常说的克隆。比如,最早《谁动了我的奶酪》一夜走红,不久之后,无数的《谁动了我的什么什么》就会蜂拥而来。再比如,《明朝那些事儿》火了,马上也会有“什么什么那些事儿”接踵而至。起初,我还以为是我们缺乏创造力,笨到了连个书名都起不出呢,而事实却是,我们总是抱有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以为这样就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试想一下吧,你总是“奶酪那些事儿”,再好的胃口也会给弄得吐酸水了。还有,就是我们总是将名人与畅销书联系在一起,以为一沾“星”气,其作就必然大卖。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已经把无数所谓的各类名人打造成了明星,其手段连好莱坞或许都自愧弗如。但结果却如何呢?多半是明星们粉墨登场之日,也即其著作成为垃圾之时。好在中国人多,有的明星虽然能维持个一年半载,卖个百八十万册,过后也多是被读者随便丢之一隅,根本无甚保留价值。

  我国的出版业,如今每年所出的新书大概在30万种左右,在世界上亦可排在前列。但库存与积压到底有多少,是不是也排在世界的前列?这个敏感的问题,业内人士一向讳莫如深,恐怕也是心底隐隐作痛吧。其实,与其这样无限期地痛下去,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纸张,还不如壮士断腕,拿出点儿真功夫,那样,出版也许才会真正地“走出去”。

  周凡恺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