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大剧院“威尔第折子戏”:符合逻辑的创意

2013年08月26日 08:56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8月22日晚在国家大剧院拉开帷幕的“VIVA威尔第”演出有一个醒目的副题“纪念威尔第诞辰200周年折子戏音乐会”,这或许是有史以来首次将“折子戏”这个我们通常理解为属于中国传统戏曲的概念与歌剧相连,尽管有些听众可能一时难以适应这一新锐大胆的概念嫁接,但这场持续三个小时的“折子戏集锦”无疑以其独到的创意、丰富的内容、精湛的水准和感人的效果而成为威尔第纪念年的重要庆典。

  折子戏,在戏曲中是指全本戏中相对完整而集中因而更有戏剧效果的一折。以此观之,歌剧中“折子戏”的演出传统确实悠久而普遍。不管是瓦格纳歌剧中被称为“糟糕的大块头”的长片段,还是威尔第歌剧中的一幕、一场乃至精彩片段,都堪称规模不等的“折子戏”。我们在世界各大歌剧院与乐团的纪念演出和节庆音乐会上都会看到这种值得称道的演出形式。国家大剧院的威尔第折子戏选取的是这位歌剧大师一生所作28部歌剧中的9部以及《安魂曲》的重要片段,以《安魂曲》第二部分“审判日”的前三段作为开场,确立整场演出的悲悯追思氛围,之后的9部歌剧基本按照创作年代呈现,在由演员张国立朗诵的简洁解说词中,引领听众回望这位旷世大师令人景仰的生平,这确实是简朴、符合逻辑而又令人称奇的极佳创意。

  而进一步为此创意增色的,首先是在歌剧院而不是音乐厅演出的形式。毕竟,威尔第留名青史的伟大成就最主要的是作为歌剧作曲家,即使他的《安魂曲》,也曾被指挥家汉斯·冯·彪洛称为“威尔第的‘最后一部披着宗教外衣的歌剧’”。呈现威尔第艺术的最佳场所是歌剧院。集歌剧导演、舞美设计和服装设计于一身的乌戈·德·安纳以简约、写意而又意蕴丰富的风格,为威尔第的音乐和戏剧提供了理想的舞台。投影的大量巧妙运用为每一出“折子戏”营造出亦真亦幻的视觉空间与契合歌剧情节所处的时代和风土人情的场景,变幻的时空引领听众穿越于威尔第笔下的不同杰作、场景与人物内心世界,不管是憧憬爱情的少女、暴怒绝望的弄臣、思念故乡的女奴,还是内心悲苦的国王。

  参演歌唱家的阵容及其声乐造诣更是让国家大剧院的折子戏集锦成为令人赞叹的威尔第音乐飨宴。蜚声全球声乐舞台的华人女高音和慧,演唱了《游吟诗人》中莱奥诺拉的咏叹调“这美好的夜晚多寂静”、《阿依达》中阿依达在夜幕下的尼罗河畔怀念故国家园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咏叹调“噢,我的祖国”,她的洪亮醇厚的女高音音色以及臻于炉火纯青之境的声乐技巧,赋予阿依达这一悲剧角色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男低音田浩江对《唐·卡洛》中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咏叹调“她不曾爱过我”的阐释,展现了男低音雄浑而磁性的醉人音色。其他中外歌唱家戴玉强、魏松、迪里拜尔、袁晨野、幺红、孙秀苇、罗贝托·斯坎迪乌齐、杨光、伊丽莎白·马托斯、佛朗哥·瓦萨洛和莫华伦的演唱也令人称道。而吕嘉指挥下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合唱团在整个演出中显示出的对威尔第音乐的深入理解与壮丽呈现,让作为观众的我相当自豪。     (王纪宴)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