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印象·国乐》:让民乐演奏家开口讲故事(图)

2013年08月27日 09:38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冯晓泉和曾格格二重奏

冯晓泉和曾格格二重奏 摄影/王小京

  相信昨晚来到国家大剧院的观众一定会感到惊讶,因为在著名导演王潮歌执导的《印象·国乐》中,平时以乐器演奏表达心声的民乐演奏家在舞台上开口说话了。他们不但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还要表演。这台融进了很多戏剧成分的“民乐音乐会”,颠覆了民乐观赏习惯。

  观众从走进国家大剧院的安检口开始,水下长廊两侧就有民乐演奏家在纱制的中国水墨画的布景前演奏。歌剧院的观众大厅同样有演奏家或吹笛或吹笙,指挥家刘沙坐在舞台的幕前,《印象·国乐》从刘沙的独白开始:“你今天为什么到这里来?是来听音乐会的吗?”随后,他带领全体演员首先向观众致谢,“有一种信仰叫国乐。”随后,正式的音乐从二胡演奏家讲述自己的故事开始,自我介绍并演奏一段作品,舞台上的布景也由多媒体配合演员的讲述而变化。十三段音乐中,每一段都会有人讲述,像是音乐的导赏,又像是自己内心情感的独白。在《看,我在您身边》的音乐奏响时,演奏家们遍布三层观众席的每一个角落,吹奏乐以模仿鸟叫为主,仿佛百鸟在观众身边争鸣。

  表演形式的确令人耳目一新,但演出也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说话和表演原本不是民乐家的长项,说得多了或说得不好反而会影响观众对音乐的欣赏。原本能够用音乐表达的却让演奏家说出来,确实有些为难。最突出的就是冯晓泉和曾格格的二重奏,一位在演奏时另一位就在说,然后,俩人交换演奏与独白的位置,独奏被独白掩盖,成为附属品,直到真正的二重奏时,观众才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王潮歌的“印象系列”一直在创新形式,力图改变原有的欣赏观念。《印象·国乐》确实是改变了民乐演出形式,但得到的效果怎样呢?一位观众走出剧院后说:“原本不是他们的长项,却要尽力表现,有些话显得有些多余,民乐演奏还是要以民乐为主,用音乐说话才是最好的形式。”(伦兵)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