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北京图博会读者寥寥 业内:书展冷清属正常(2)

2013年09月03日 09:06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再有就是国外出版业越来越重视中国当代题材,比如《朱镕基讲话实录》就出了多种译本,而傅高义的书在国内也取得了较大反响,说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在做什么,中国也越来越关心外国人怎么看我们。相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这将是出版业的一个亮点。

  该怎样把书展做热闹

  香港书展现在已变成香港人的文化节日,地铁上都有书展广告,而我们的书展最多是报纸上发条消息,许多读者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个展会。

  北京晨报:本届北京图书博览会偏冷清,未来能否借鉴香港书展、上海书展的经验,搞得更热闹一点呢?

  刘明清:香港书展、上海书展定位在读者,以阅读推广为旨归,这和北京图书博览会的定位不同,两者确实有冲突之处。

  从国际版权交易的角度看,外国参展商希望场面安静,能深入洽谈,过去我们不知道这一点,去国外参加国际版权交易展时,搞了很多现场活动,喧闹不已,让外商很反感,其实效果并不好。

  可新国展面积这么大,完全可以把国际版权交易与读者服务两者结合起来,比如开放一个馆专门面向读者,搞得热闹一点,其他的馆搞得安静一点,这也未尝不可。

  这次书展为什么冷冷清清?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宣传力度不够。以香港书展为例,现在已变成香港人的文化节日,地铁上都有书展广告,而我们的书展最多是报纸上发条消息,如果领导不来,电视都不播,许多读者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个展会。

  每次香港书展、上海书展都会办数百场讲座,都有夜场,读者参与热情极高,相比之下,北京落在了后面。

  北京也需要阅读的节日

  在北京办公众书展也有现实困难,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等,谁也不愿意为此承担责任,所以北京图书方面的大活动不少,可与读者接轨的却很少。

  北京晨报:北京是一个有文化的城市,为何不能向上海、香港学习,也把阅读的高潮带起来呢?

  刘明清:目前北京每年举办的大型书展是两个,一个是北京春季图书订货会,以国内出版机构为主,有发行机构参与,去年开始可以现场卖书,比原来热闹了许多,但依然没有夜场,不方便白天上班的读者;而北京图书博览会没有发行机构参与,出版单位只是拿几本样书参展,不做现场销售,对读者吸引力不大。

  北京也有面向公众的书展,比如原来的地坛书市,但操作比较低端,基本成了降价书的大卖场,而香港书展图书虽打折,却一般都是9折,很少有8折。由于种种原因,地坛书市已渐行渐远。目前,北京发行集团每年会在台湖举办图书推介会等,虽然贴近公众,但地理位置太远太偏,读者不方便。

  再有就是每年“世界读书日”,北京会有许多活动,但基本是秀,这一天热闹一下,报纸上发几篇稿子,也就过去了。

  在北京办公众书展也有现实困难,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等,谁也不愿意为此承担责任,结果就是干脆不办,宁可大家都别来。所以北京图书方面的大活动不少,可与读者接轨的却很少。

  在这样的环境下,靠出版商自己努力收效甚微,这次北京图书博览会上,我们办了一场活动,请了几位非常权威的学者,可听众很少,没得到应有的回应。

  北京可以做出自己的特色来

  书展要突破行业内自娱自乐的困境,还是要负起责来,突破“怕人参与”的心态,真正把书展做成一年一度的文化嘉年华。

  北京晨报:上海书展、香港书展做得那么好,如何面对这一差距?

  刘明清:那倒没必要悲观。上海书展、香港书展确实很热闹,但明星受欢迎,真正的学者却被冷落。我们在上海书展也办过活动,如果是赵忠祥、易中天等出台,场面非常火爆,可那些货真价实的讲座,大家反而不关注。这是一个媒体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体决定了文化的价值。香港书展也一样,现场有很多靓丽的书模,穿的很少,现场来回走动,以吸引眼球,这与阅读的关系就不大了。

  通过书展,最终体现出来的是城市精神,如何加强与读者沟通的环节,北京书展会办出自己的特色的。相反,总是行业内这么自娱自乐,没有什么意思。而要突破这个困境,还是要负起责来,突破“怕人参与”的心态,真正把书展做成一年一度的文化嘉年华。

  应看到书博会的进步

  今年北京图书博览会完全由企业主办,这符合国际通行的方式,政府退出了,可以鼓励民间发挥创造力,干预少了,那些多年解决不了的问题反而解决了。

  北京晨报:虽然提出了不少批评意见,但与往年相比,今年图书博览会还是不乏亮点的,不知您怎么看?

  刘明清:确实有很多亮点,比较突出的一点是不中途清场了,以前搞得不妥当,让海外展团暂时离开展厅,人家很不满,降低了我们的国际形象。我亲耳听到不少老外的抱怨之声,觉得太荒唐,人家参与世界各地的书展,类似的事闻所未闻。今年取消这件事,我觉得是进步的体现。

  今年北京图书博览会完全由企业主办,这符合国际通行的方式,政府退出了,可以鼓励民间发挥创造力,干预少了,那些多年解决不了的问题反而解决了。

  我认为,政府应该进一步退后,现在的问题是政府喜欢直接给钱,觉得是好事,就会提供资金支持,一些企业因此不专注于能力提升,而是强化政府公关,拿了钱,事情反而做不好。政府的钱应该投在公共事业上,或者通过行业减税来促进发展,不应该像企业那样搞投资,结果往往事倍功半,还是应尽早地从球员的身份中超脱出来,回到规则制定者的位置上去。

  正如吴敬琏先生所说,我们的市场化正走在半路上,应该看到北京图书博览会的进步,但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途等待完成。

  陈辉/文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