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中秋佳节:传统节日“返璞归真”意义重大

2013年09月20日 07:47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扬子晚报评论员 李军

  昨天是中秋佳节。我们注意到,今年以来的传统节日越来越有传统味道。人们越来越追求老祖宗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那种古老的庆祝方式,越来越重视这几个节日蕴涵的价值观,越来越重视追求回归传统的心灵诠释。

  这是重拾文化自信的好事,也是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因为一个民族的传统维系着独特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是否有力,直接影响着民族的软实力和世界认可度。要重现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辉煌地位,必须创造条件,促使节日返璞归真,回归本源。

  如何创造条件?首要条件是形成共识。这一点上我们已经做了努力:清明端午中秋等已经成为法定节假日。这一立法的意义远不止于“放几天假”那么简单,而是形成了国家共识。

  其次,可以适当动用法治的力量。今年的中秋节,是“常回家看看”入法的第一个团圆节日。这个立法虽然还有不少争议,但是其宗旨应该得到广泛认可:人伦孝悌,任何时代都是社会构成的基础,不可动摇。当然,这些类似的法律因为管的是人情,在定义和操作性上难以做到法律意义上的严格,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去完善。昨天新华社的一篇文章也说出了年轻人的困惑:以前中秋不放假,不能回家也就罢了,现在虽然放假了,但是只有3天,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反而更加纠结——这就是需要完善的地方。

  再就是消除“杂音”。今年中秋结合八项规定,中央发了“公款送礼”的禁令,就是在做消除杂音的努力:月饼本来是一个寓意全家团圆的温馨文化符号,却因为商业外延和人情世故的无限放大,变成了“工具”,吃的不买买的不吃,甚至衍生出连吃都不能吃的金银月饼来。这其中的危害不光是过度商业化和提供腐败载体,而是无形中侵蚀着我们的文化基因和民族共识。

  每一个传统节日里,心灵洗礼都极为重要。在假日里远离乱耳劳形之物,返璞归真,这不光是自我修养的提升,也关乎民族复兴的进程,我们应该一起去努力。

【编辑:罗攀】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