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卢新华《伤魂》:讲述文化之痛 耐人寻味

2013年10月11日 09:42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跟许多人一样,我也是慕名读《伤魂的。1978年,卢新华以短篇小说《伤痕》轰动文坛,引发人们对那个特殊年代的反思。《伤魂》并不厚,主要人物也不过五个,一个下午就可以读完,但它蕴含丰富,耐人寻味,让人忍不住一读再读。不得不说,它是这位极具时代责任感作家的精品之作。

  《伤魂》讲述了“白手起家”的战友“龚合国”从中兴到末路的故事。看完全书,不难发现《伤痕》与《伤魂》其实有个递进关系,如果说《伤痕》伤的是肉体,是鞭笞留下的疤痕,尚能修复,那么《伤魂》则直击精神,深入灵魂,痛乎伤哉!

  这本严肃的现实主义之作引人深思:

  信仰之痛——“龚合国”作为党的革命干部,在收到“省纪委”让自首的函后不明真假,方寸大乱,在土地庙上演了可笑的一幕,把土地公公、观音菩萨、毛主席——他心目中的三位尊神三次排序并哀求个遍,让读者看到了赃官、贪官的虚伪和胆怯。书中,如有信仰,无不关乎升官、发财,传统道德中关于信仰的部分严重缺失。

  文化之痛——儒、道、佛三家,似乎都成了文化上的符号、博物馆的展览品。法家、兵家的思想被许多人运用到实际的商战、权力之争中。“龚合国”就是这一精神最好的实践者,他熟读《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在实战中创造出“频道”论,即察言观色、和领导保持高度一致,目的是予取予求,他也因此当上了教育局长,始色后贪,贪色俱全。但最终因一场“恶作剧”,精神被摧毁,他的下场暗示了传统文化精华部分的被偏离、抛弃。

  一般针砭时弊之作,读后往往感到消极,因为里面倾泻出太多的负性情绪。但这本书以喜剧形式写严肃主题,给人更多的是反思。一个亮点是塑造了典型人物“龚合国”:“龚合国”发明了“频道”论,并把它贯彻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在领导面前,无论是衣着、思想都保持一致,与其家人打成一片,甚至在领导家浇花的时候也习惯性地先“调频”,琢磨和喜干或喜湿的花怎样保持在同一频道,让人想起中学时课本里的“别里科夫”;家居方面,也有一个装修得简单无比的“外频道”和奢华至极的“内频道”;甚至他的女人也有两个频道,一个是城里干部子女的“东宫”、另一个是朴实的乡下妹子“西宫”,他则在“东宫”“西宫”间来回“调频”以适应不同需求——一个充满喜剧色彩的人物凸显纸上。

  引人注目的地方还有作家的艺术手法。语言精准活泼、生动形象,文气畅通,一气读下,没有阅读障碍和倦怠感。数百名官员一起排队自首一节是书中的高潮,在这部分,作者运用了讽刺、象征、荒诞、黑色幽默等表现手法,又有一点化水无痕的魔幻现实主义,不但使作品摇曳多姿,读者也会产生阅读上的快感。

  结局是开放性的,“龚合国”到底是真疯还是假疯?如果是假疯,难道是《孙膑兵法》在生活中的再次运用?亦真亦幻,亦幻亦真!如果是假疯,“龚合国”会甘于在这个“频道”待一辈子吗?这真是有趣得紧了。   (安军玲)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