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引导回归纯文学

2013年10月11日 14:17 来源:金羊网 参与互动(0)

爱丽丝·门罗。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于北京时间10日19时揭晓,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获此殊荣。爱丽丝·门罗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13位女性获奖者,诺贝尔奖对她的颁奖词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而先前的大热门———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则连续第6次无缘诺贝尔文学奖。

  ABOUT 爱丽丝·门罗

  1931年出生于渥太华的爱丽丝·门罗在这个安静的郊区小镇度过了大部分的时光。门罗一生创作了11部短篇小说集和1部类似故事集的长篇小说。她的小说写的也都是这个小镇中上演的平民中的爱情、家庭日常生活,而涉及的却都是和生老病死相关的严肃主题。

  《世界文学》2007年刊登《采访爱丽丝·门罗》的文章,在文中,门罗说,她三十六七岁才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却从二十岁时就开始写作,那时自己已结婚,有孩子,做家务。但门罗表示,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

  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门罗总是将目光流连于平凡女性的生活,从自己和母亲身上寻找灵感,尤擅贴近女性之性心理的波折与隐情,以及由此而来的身心重负,细致入微,又复杂难解,看似脆弱,却又坚忍顽强。

  爱丽丝·门罗被称作“女契诃夫”。她确实也像契诃夫一样,赋予她的主人公共同的特性。她们身上保持着一点神秘色彩,那些逃离往往急促而至,并无深刻的、明确的心理动机,甚至有些宿命。

  2004年她所获得的布克国际奖评语:“每读爱丽丝·门罗的小说,便知道生命中曾经疏忽遗忘太多事情。”

  “逃离”就是现代社会赋予她们的悲剧性机缘

  《逃离》由八个略长的中篇小说组成,其中三个是连贯的。这些小说的主人公,和作者本人一样,常常是一些居住在小镇的女子。农活、甜点、清汤寡水的日常交际、万语千言的日记和书信;她们目光所及处的风景,也是我们或许陌生的,枫树、野菊花、落雨的下午、地毯上的线条。但她们生活中,那种阴森的现代性却并没因此而减少,“逃离”就是现代社会赋予她们的悲剧性机缘。

  卡拉十八岁时留下字条,清晨五点钟悄悄溜出了家,离开父母,和克拉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而如今她又一次把一切扔在了身后,坐上大巴,打算永远离开克拉克;古典文学女硕士朱丽叶投奔了在火车上偶遇的乡下渔夫,她的女儿佩内洛普则离开独自带大她的母亲,一走便再也不回头;格蕾丝有个已经谈婚论嫁的男友,有一天,她却和男友的哥哥出逃了一个下午……

  被中断的人生,岁月的痕迹,生命的残酷,这就是爱丽丝·门罗笔下的“逃离”故事里的真相。

  这些女性的身上,体现主动的带有立场的思维

  女性的出走与逃离,长久以来都是作家眷顾的话题,被拯救与叛逃几乎成了女性成长互为表里的一种文化基因。只是,这些男性作家带着悲悯与骄傲所描绘的女性,她们的觉醒和自由多少还是让人不快地想起从亚当视线下迷蒙苏醒,初具意识的夏娃。

  门罗虽然也同样描写女性心灵与经历,但这些女性的身上,体现的是一种主动的带有立场的思维。她们嘲讽生活中波澜不惊的和谐氛围,相信自己与众不同的命运。她们敏感地体会到外界对她们的改造要求,并且顽固地不予配合。

  门罗的视野也遥遥地超越了男女关系中的对立与紧张。或许,她之所以选择女性为表现对象,更多的是因为女性的善良、敏感、情感丰富,同时又隐忍、坚强,蕴藏着巨大的爆发力和不稳定性。在她笔下的女主人公,在平静的生活里,一面吞咽着对生活的嘲讽和不满,一面暗中滋长着破坏的力量,等待契机,破土萌芽,又在每一次的爆发后沉寂下来,带着苦涩回到原来的状态。

【编辑:耿庆源】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