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十艺节”演交会:推动艺术走向市场

2013年10月15日 10: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身着五彩戏服的演员、全国各地精彩剧目的展示表演,宛若一场盛大演出的现场;而随处可见的展示区、认真洽谈的买卖双方,让参观的人们豁然明白,这是演艺产品的“庙会”。10月12日至13日,在山东济南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中国(山东)演艺产品交易会,吸引了国内外600多家演艺机构、近2000个剧目等参展。

  “十艺节”舞台下的大戏

  作为“十艺节”的重头戏,国内外演艺院团、企业参展商齐聚本届演交会,涵盖了中央歌剧院、国家话剧院等国内9家国家艺术院团和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的知名院团和机构,也吸引了来自美国百老汇、澳大利亚澳亚文化节、芬兰赫尔辛基艺术节等国外演出经纪机构。

  在1.5万余平方米、近1000个标准展位区里,各代表团的参展商各显神通。在国家经典剧目展区,历届文华奖获奖作品墙,记录下中国舞台艺术绚烂夺目的发展史,文化部重点资助精品剧目、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等赫然在列,歌剧、舞剧、音乐剧、话剧、地方戏曲、杂技等艺术门类一应俱全。各省区市组团展区也是特色各具,在云南展区,身着艳丽民族服饰的演员穿梭于各种精美的民族工艺品之间,展示着云南的民族风情、七彩神韵。演艺产业链企业的布展则显得较为专业,比如,北京龙视大羽华裳国际文化传媒公司的展台除了呈现大型舞台意象剧《大羽华裳》的剧照、剧目简介等基本信息,一件件古典戏曲服饰直观地展现出剧目的内容,吸引采购商和参展者纷纷驻足。

  记者还看到,每一个展厅的高清液晶触摸屏上,不仅有所有剧目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还有剧目的视频片段,参观者只需轻轻点击、滑动屏幕,就可以查看自己喜欢的剧目。

  “后艺术节效应”受重视

  突出演艺产品与市场的结合,是本届演交会的主旨之一。演交会现场,达成合作意向和现场签约项目众多。云南剧院联盟成功牵手4家剧院联盟,共意向性签约演艺项目100场。《大羽华裳》在演交会现场与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的客商达成合作,签约金额7000万元。

  也有很多参展单位表示,他们对演交会效果的衡量并不只是以会上成交量为标准,而是更注重“后艺术节效应”。陕西演艺集团营销部主任诸世清表示:“陕西演艺集团转企改制以来,更加注重市场推广,每年至少参加两次大型的演出交易会。此次参展,希望新创歌剧《大汉苏武》、歌舞音画《金格灿灿彩》能得到中演院线、保利院线、上海演出公司等剧院和演出商的持续关注。”

  除了优秀剧节目外,北京保利文化集团、中孚泰文化建设集团等多家文化企业,广州市珠江灯光科技有限公司、法国力素音响等20多家灯光、音响企业,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上海戏剧学院等近20家舞台美术机构特装参展。演交会设置的配合演出的演艺器材展区、舞台美术展区、演艺衍生品展区等专门展区,为演艺产业的整个产业链条提供全方位的展示、推介、交易和服务。

  演艺会展业尚待成熟

  随着演艺市场的成熟,文化产品需要商业化的运作,需要自由的交易空间,演交会可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近几年,国内出现了很多形式各异的演交会,但如何吸引更多优秀演艺产品,如何真正实现市场价值是演交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此次演交会上有很多参展商认为,现在国内不少剧目有艺术价值却没有商品价值,变成了做给专家、同行看的“精品”。诸世清表示:“现在的演艺市场还没有成熟到完全商业化的程度,陕西演艺集团的小剧场作品可以通过会员制、低票价等推广机制走市场,但重点打造的大型剧目、精品剧目还需走向全国,走到国外更广阔的市场上。”

  一位参展商也对国内的演交会提出了一些建议:“很多省市都举办演交会,但具有影响力的演交会需要有更多的演出商真正参与其中,传播更多的优秀剧目,进行更多的商业化运作,让演出商能够真正感受到演交会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也让演交会不只是走过场。如果仅按照行政指令意图运作,最后演交会就会成为地区推介会,而不是与市场接轨的演出产品交易会。这样的演交会最终只能让演出商热闹一场、毫无所获,最终致使演交会市场逐渐萎缩,文化机构参与度和热情下降。”同时,这位参展商表示,想要将更多的中国文化产品推向世界市场,还需要提升国内演交会的国际认知度,塑造几个真正的演交会国际知名品牌。“欧美国家演交会久远的发展历史和巨大的国际影响力造就了他们众人皆知的国际品牌。但我国国内演交会的发展现状显然还无法满足演出市场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国艺术节演交会的引领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与采写:王立元、程竹、高燕)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