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内阅读功利化现象严重 不爱名著爱“技术”(图)

2013年10月28日 16:20 来源:楚天金报 参与互动(0)

(曹大鹏摄)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记者连日走访发现,无论在实体书店还是网络书店,卖得最好的书通常是有关人际关系、升学升职、投资理财、养生保健、家庭教育等实用类书籍,而文学、哲学、史学等滋养心灵、奠定文化基础的书籍则少有人问津。

  某权威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72.7%的人认为“人们注重现实利益,功利化阅读明显”;56.7%的人认为“人们偏重书籍的实用性”;54.2%的人“认为社会发展快,对个人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28.7%的人认为“无暇阅读陶冶情操的书”。

  阅读折射出了重大的人生态度和审美趣味问题。我们是否真的进入文学、阅读功利化时代?功利化对我们的精神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去功利化应如何倡导呢?

  阅读偏爱技术类书籍 文学青年越来越少

  刘再复的讲座万人空巷,李泽厚的《美的历程》被奉为经典,余华等人的先锋作品至今仍然被视作经典……《八十年代访谈录》作者査建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精神的狂欢节,一篇短篇小说就可能引发全国性的探讨。那一时期的文学更真诚,更打动人心。”

  相比过去,现在的文学气氛不再浓烈,文学青年也越来越少。荆楚网的一项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论断,19.2%的人喜欢读经济管理类书籍,6.2%的人喜欢读科技生活类书籍,2.7%的人喜欢读教育少儿类书籍,32.5%的人喜欢读休闲娱乐类书籍,只有30.6%和8.9%的人喜欢读人文社科及名著(多选)。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指出,目前人们读书也有了一种“效益期待”,很多人爱读实用技术类书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焦虑、着急的心态,他们觉得文学、历史、哲学等跟思想修养有关的东西不管用。当阅读被功利化侵蚀,成为满足实用目的的手段,已经背离了阅读的本意——心灵的自我净化和陶冶。

  提升阅读氛围须挣脱功利束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功利化阅读趋势愈加明显。业内人士不无忧虑地表示,出版业就像一个巨大的个人欲望加工厂,而不再是滋养新思想、新文化的精神家园。

  目前我国每年出版图书超过40万种,超越美国1倍多,位居世界第一。不过,据某网站调查显示,56.7%的人觉得当前新书的质量一般,19.7%的人觉得质量较差;61.9%的人甚至觉得当前值得购买的新书越来越少了。

  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图书市场充斥各种价值取向单一、内容浅薄的图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出版人表示,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不少优秀作者随波逐流,向功利化“屈服”,“纯文学作品不好卖,还是写点畅销题材的书,把书当作快消品来经营赚的稿费多。”

  其实,培养读书之风,涵养书香社会,任何时候都不算迟。长江文艺出版社资深编辑韩澍东表示:“出版社应多想心思、多管齐下、推广名著、引导阅读。如采取将名著改编为简易或绘图版本,抓住青少年读者的心;推出更为精确的翻译版本,让这个时代的人更易理解原著精髓;让名著走向网络,主动占领网络阵地。”(记者 杨扬)

【编辑:耿庆源】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