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汉字听写"总决赛被指裁判有误 回应:维持原判

2013年11月08日 09:14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核心提示

  昨天,《咬文嚼字》编辑部在官方微博上发声,指出央视《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存在明显误判,并因此影响到了冠亚军的名次。

  《咬文嚼字》:“鸡枞菌”错了

  《咬文嚼字》在微博中说,10月18日,汉字听写大会进行年度总决赛,主考官为央视主播李梓萌。最后由两位浙江选手陆佳蕾和于加敏上演冠军争夺战。第一回合两人都过关。第二回合,李梓萌念jī cōng jūn’,陆佳蕾写“鸡枞菌”,判过关;于加敏听写“伊犁河”,也过关。第三、第四回合两人也都过关。第五回合,陆佳蕾听写“婉娈”,过关;于加敏听写“佯嗔”,但写成了“佯瞋”,判错。陆佳蕾获得总冠军。

  《咬文嚼字》编辑部认为,第二回合的裁判有误。首先,荧屏上出现的答案“鸡枞菌”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鸡 菌”。其次,李梓萌读的也是错的,“ ”应读zōng,而不是cōng。《咬文嚼字》编辑部解释说,鸡 菌是菌的一种,菌盖圆锥形,中央凸起,老熟时微黄,味道鲜美,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之一。这种菌古时也称“土菌”。《本草纲目》 :“谓鸡 ,皆言其味似之也。” 后来为表示植物类别加“菌”写成了“鸡 菌”。而“枞”有两个读音。一读“cōng”,木名,即冷杉。二读“zōng”,是地名用字,安徽省有“枞阳县”。都与食用菌无关。

  《汉字听写大会》裁判组维持原判

  据《咬文嚼字》的微博所说,编辑部把这个差错告知了央视。“央视有关部门态度重视,立即调看视频,查阅辞书 ,最后认可了《咬文嚼字》的意见,承认发生了误判。”

  不过,昨天《汉字听写大会》裁判组向成都商报记者对鸡枞菌一词作出的解释,却与《咬文嚼字》的说法有别。裁判组认为,具体对鸡枞菌一词,首先应该明确,现场的情况是判“鸡枞菌”的写法正确,而不是判“鸡 菌”的写法错误。按照汉字构形的习惯,“木”字也可以重新分析为义符,泛指“植物”或“菌类”,选择“枞”字从字形上看是合适的。“枞”有两读,选择该字来记录,语言上也是合适的,所以民间自然选择使“鸡枞”成为现代通行的写法。根据正字和正音工作中“酌古难今”的原则,判选手书写正确是合适的。

  《咬文嚼字》再驳央视

  昨日,在央视《汉字听写大会》裁判组回应以后,记者再次联系到《咬文嚼字》的执行主编黄安靖。他针对央视的说法一一进行了辩驳。为避免口误,他还请《咬文嚼字》名誉主编郝铭鉴向成都商报记者发来文字进行一一说明。

  “ 是菌的名称,这在古代字书《玉篇》《正字通》中都说得很清楚。通常称鸡土从。古代典籍中从未将 写为枞。现代有关菌类的书籍中,同样只有鸡 一种写法。之所以是土字旁,是因为 是土菌,生长于土中,有别于长在木上的香菇之类。”郝铭鉴称:“央视的辩解可以理解,但有点不顾事实,不顾逻辑。这和听写大会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第一,从来没有鸡枞菌的写法,怎么能判其正确呢?第二,说木字旁可以作为菌类的义符,有点信口开河吧,能举几个例子吗?第三辩称鸡枞已成流行写法,更是无中生有,从《现汉》到《辞海》,从《汉语大字典》到《汉语大词典》,哪一部工具书能找到鸡枞?衷心希望央视有关同志冷静一点。”(陈谋)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