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明十三陵昭陵景区将建成反贪尚廉历史文化园

2013年11月11日 09:13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巍巍群山,层峦叠嶂,昌平区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载垕的陵寝昭陵,也是目前明十三陵中向游客开放的三个陵寝之一。如今,当游客们驱车来到昭陵游览时,景区门前由一个文化广场、一个牌坊、一面古镜、一面卷轴墙、一个展馆组成的新景观令人眼前一亮。

  这是昌平区打造的“明镜昭廉”明代反贪尚廉历史文化园,占地55亩,由历史陈列、昭廉广场、陵区内展馆和清风林等组成。自8月份对外开放至今,近万人来此参观。如果要问这个廉政文化基地何以吸引人?文化园的主题名称“明镜昭廉”给予了最好的解释:“明”指的是以发掘明代反贪尚廉文化为主要内容;“镜”指的是仿制十三陵出土的青铜古镜,古朴典雅、庄重凝厚,寓意“以史为镜,警示后人”;“昭”即指昭陵,又具有“彰明显德、政声广达”之意;“廉”指的是推广廉政文化。

  据昌平区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文化园的主体建筑明代反贪尚廉历史陈列馆,本是一座废弃的景区食堂,常年未得到有效利用,既造成浪费,又影响景区形象,对其进行翻修改造,投入小见效快。而景区内的两个辅展馆明代清官史事展览馆和海瑞展览馆,原为小商品展卖场所,有时用来举办一些与景区完全无关的展览。景区将其改造后,不仅整治了散商游贩,还提升了文化品位。与国内许多文化园场所与主题分离的情况相反,“明镜昭廉”文化园是国内首个利用世界文化遗产5A级旅游景区明十三陵的现有建筑作为建设场所、同时发掘明代廉政文化作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园,实现了载体和内容有机统一,对于文物和历史文化保护、景区形象提升、廉政文化推广来说是一个“三赢”模式。

  “明镜”突出正反两面教育

  韩非子曰:“古人之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之”。镜子具有两面性。正面明事理,反面起警示。

  文化园建设之初,曾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明朝贪墨盛行,一度出现了‘无官不赂遗,无守不盗窃’的局面,发掘它的廉政文化,会不会放大了阴暗面,起到反面作用?”

  说到文化园的建设初衷,十三陵特区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北京是我国明代文化资源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区。而明十三陵则是全国明代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的主要精神家园。毛佩琦、商传、纪连海等“名嘴”也经常在十三陵景区开设“大明书场”,为人们讲解明代历史,来者甚众。与此同时,近两年,社会上围绕明王朝兴衰发行的图书和播出的影视剧越来越多,人们对明代文化的兴趣也逐渐增强。从吸引参观者的角度来说,发掘这一时期的历史资源,是有价值的。

  如何将人们的兴趣点与正面教育结合起来呢?

  专家在论证时指出,贪污腐败自古有之,明代的贪腐之风尤盛,而其反贪腐斗争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吸取了元朝灭亡的教训,颁布重典,严惩贪腐,进行了规模浩大、历时长久、措施严厉、影响深远的反贪斗争,使明朝初年的政治趋于清明,社会趋于稳定。但是明代中后期,法律废弛,吏治腐败,致使民怨沸腾,社会动荡,大明王朝也逐步走向衰败和灭亡。历史是一面镜子,明代的贪腐史与反贪腐史便是一面值得细照的镜子。封建统治者在反腐问题上的若干明智之举,以及一些封建官吏修身养德、清廉治世的作为具有借鉴意义。而官场贪腐导致王朝衰败的深刻教训也足以警醒后人。因此,从正反两方面的教育意义出发,文化园的立意是符合时代需要的。

  昌平区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文化园的设计上,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元素都有所体现。如在浮雕墙上展示的明代反腐标志性事件,既有朱元璋颁布律法、奖励廉吏的场景,也有都察院审判犯人、贪官被处以极刑的图像;在三个展馆的内容分类上,况钟、海瑞等清官的故事浓墨重彩,郭桓、严嵩等贪官的丑行也平实道来,是非自由观者分辨。

  内容集成明代治腐各个领域

  文化广场东侧有一座状似麒麟的动物建筑,名为“犭贪壁”,是按照河南内乡古县衙中的建筑仿制而成。犭贪,是古代传说中天界的一种怪兽,生性好贪,欲壑难填,连八仙的宝物也为其所有。最后企图吞食太阳,结果反落入大海淹死。有记载称,“犭贪壁”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发明的。朱元璋为遏制贪污腐败,曾经使用严刑酷法,贪污六十两银子就会被剥皮实草。但是晚年以后,朱元璋认为严刑酷法不是长久之计,重要的是对官员进行教育,于是他下令在地方衙门前的照壁上绘制了犭贪的形象,告诫官员“过于贪婪,必定自食恶果”,起到警示的作用。

  这是从浩繁史料中发掘的鲜活形象。在文化园设计之初,数十万字的史料摆在学者、专家的面前,如何从众说纷纭中找到真正符合时代需要的内容,并创造性地进行编排,是办好文化园的关键。

  以洪武“空印案”为代表,重刑治乱,防治并举;以《大明律》为代表,强化立法,明确职责,重法防范,深究贪腐;建立以都察院、六科和提刑按察使司为代表的监察制度,为反贪提供制度保障;健全官员的铨选、考核及回避制度,从源头倡廉;完善赋役、财政制度,以减少财税制度的漏洞……案件分析、律法概述、制度简介、廉政教育,涉及当代反腐建设的各个领域在文化园的展示中都能一一找到对应内容。

  许多明史专家认为,明清两朝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统治到达顶峰的时期,各种制度也趋于完善,其中涉及到“反贪尚廉”的各项制度也相对丰富。因此,文化园在廉政制度的内容收集、编排上颇下了一番功夫。如在官制方面,介绍了职官制度和官员俸禄等;在回避制度方面,介绍了亲族、籍贯、职务回避等;在监察制度方面,介绍了都察院的职能,六科给事中、提刑按察使司和巡按御史等部门和官员的权力;在考核制度方面,介绍了“考满”和“考察”两种形式。

  为了方便查阅,文化园中涉及律法的内容,都制作成了电子文件,人们可通过电子设施实时查看。《大明律》、《制诏》中关于廉政制度的摘选,以及各种罪行对应的刑罚一览无余。

  在案例的编排方面,设计者们非常注意突出“代表性”,如刘观案,着重反映对监察官员犯法的处理;魏忠贤案,着重反映对统治者近臣犯法的处理;朱亮祖案,既反映了对功臣犯法的处理,又以办案人道同以身殉法的故事说明了办案方法的重要性。还有一些鲜见于世的史料则揭示了明代官员遮掩贪贿行为的手段,如太监李广将黄金隐讳为“黄米”登记造册;太监刘瑾将一万隐讳为“一方”记录送礼数额;官员送礼时,先送手帕,内藏黄金以掩人耳目等。

  昌平区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廉政文化的角度来梳理明代制度,在国内十分罕见。散落在文献角落的各种资料通过提取、整合之后,成为了一个表达体系。再辅以解说、图像、电子技术等各种形式,强化了“用史实说话”的表达效果。这种教科书式的展示方法,体现了以治学态度来治园的特色,丰富了文化园的内涵和历史价值。

  集约利用资源减少办园成本

  55亩地,从开始建设到对外开放,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负责建设的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将这一高效率归功于“现有资源有效利用”。

  翻修后的景区食堂作为主展馆,景区内的两处半闲置房屋作为辅展馆,仿制铜镜使用木材料,尽可能少地使用不必要的声光电设备……“廉洁”办园的理念随处可见,据了解,文化园建成时的花费大大节约了预算。

  昌平区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廉政文化园的生命力在于文化本身,场所、艺术形式都应该为文化本身服务。我们建设廉政文化园,初衷是为了宣传推广廉政文化,过于追求铺张甚至借廉政文化之名兴建楼堂馆所,就会与这个初衷背道而驰,令群众更加反感。从“明镜昭廉”文化园的建设经验来看,集约利用现有的自然、人文和建设资源,不失为今后廉政文化推广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

  区县廉政信息速递

  丰台

  用科技构筑棚改

  廉政风险“防火墙”

  南苑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居民近2万人,总投资近70亿元。如此大规模的项目和资金投入,如何确保群众的利益不被侵占?谁来保证拆迁和选房过程中标准一致?如何监控是否存在藏房选号问题?

  丰台区纪委梳理出拆迁评估和房源安置这两个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风险易发高发的重点环节和8个廉政风险点,自主研发了拆迁及选房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了棚户区改造廉政风险信息化“防火墙”。该系统主要由拆迁信息数据库和选房管理信息数据库两个模块组成,具有数据录入及自动锁定、自动生成预分方案、自动生成拆迁协议、自动计算拆迁补偿费用、自动预警周转费划转、电子化选房、数字化销控和自动化统计8大功能。棚户区改造工作人员只要将前期入户调查采集的拆迁户信息录入到电脑内,系统就会根据自身设定,自动生成拆迁预分方案,经过与拆迁人员协议洽谈形成拆迁协议文本。老百姓最关注的拆迁补偿费用、周转补助费用等均可由该系统一并生成,并实现自动预警,提醒财务人员划转周转费。

  在这个系统中,棚户区的拆迁居民每户都拥有一个独有的ID号。选房户只要在系统上输入自己的ID号,系统就会生成选房信息,一旦选房成功,工作人员便为选房户打印相关材料,并进入结算。整个选房工作,耗时仅5分钟。

  截至目前,南苑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已有3173户居民参加选房,选出房屋4361套,有2029户居民办理了入住手续,未发现违纪违规现象,未发生群体上访事件。

  门头沟

  延伸“八项规定”

  督查范围

  今年以来,门头沟区纪委监察局积极探索监督检查新形式,针对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深入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监督检查,紧紧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进一步拓展督查内容,延伸监管领域。

  据介绍,门头沟区在重要节点期间,对全区60余个单位工作人员到岗情况开展检查460余人次,针对空岗单位下发6份《整改通知书》;对124个基层站所开展明察暗访6轮次,下发10份《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问题50余个;对公职人员工作时间内餐饮消费、健身娱乐、公款大吃大喝等情况进行暗访180余人次,对6个单位的主管领导进行了约谈;成立5个调查组对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节日期间公款送礼、公车封存以及国库支付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对9个单位的主要领导进行了约谈,有效促进了政风行风建设工作开展。

  除此之外,门头沟区还积极采取委托立项和直派纪检组全程介入等方式,启动重大决策和重点民生问题的立项、专项督查;围绕权力规范透明运行指导全区各单位编制《行政职权廉政风险防控表》2709个,细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1425项;制定了《门头沟区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分类管理办法》等10项新制度,确保廉洁工程。这些做法为今年全区廉政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顺义

  一把手选人用人

  须过“四关”

  顺义区在对“一把手”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离任检查工作中,探索推行“一听、一测、一查、一座谈”的“四个一”检查方式,加强对“一把手”选人用人工作的监督。“一听”,即检查组与参加检查评议会的干部共同听取“一把手”在任期内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报告。“一测”,即向参会人员发放民主测评表,重点对“一把手”履职期间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单位选人用人风气和新提拔任用干部的履职情况进行评议。“一查”,即通过调阅“一把手”任期内提拔任用干部的讨论酝酿干部事项会议记录、任免文书档案、考察材料等有关资料,对任期内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面进行检查。“一座谈”,即检查组与单位不同层级的干部进行个别座谈,进一步了解单位的干部工作和选人用人风气,听取意见和建议。今年以来,顺义区共对离任的17名“一把手”进行了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离任检查,效果良好。

【编辑:罗攀】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