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史研究将纳入国际化标准

2013年12月13日 17: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朱晓颖)13日,《中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历史研究深度合作项目》意向书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签署。这意味着,中美机构将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史研究进行合作,用国际化标准、规范做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史调查。

  据意向书,在未来的3至5年内,美国南加州大学纳粹屠犹研究基金会-影像历史与教育研究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会(幸存者)口述史分会、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暨扬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将共同向全球发布30位至5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史料保护和开发成果。目前,已有12名幸存者口述史资料上线。

  和世界历史上所有种族灭绝、大屠杀等惨绝人寰的事件一样,南京大屠杀事件后,那些在战争浩劫后存活下来的“活人证”,随着时间推移迅速减少。如何抢救性发掘、保护幸存者资料,是世界历史研究者共同面对的难题。

  南京大屠杀发生距今已76年,最年轻的幸存者今年也已76岁,健在者仅有100余人。

  对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史调查也一直在进行:从上世纪80年代起,曾发起过3次大规模幸存者普查行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现有4000多份口述史档案,内容主要集中在战争受害时段。

  “但我们发现,光做加害史那段,是远远不够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

  美国南加州大学纳粹屠犹研究基金会-影像历史与教育研究会执行主任斯蒂芬·史密斯表示,国际上对口述史的制作有不同的标准,总归就是立体还原一个人的生活,不仅仅是还原当时受害的经历,还有受害的前前后后,通过一个个故事勾勒出真实的人。口述史研究,通过影像资料,加入索引,便于开放和搜索。

  当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会(幸存者)口述史分会公布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张秀红、夏淑琴口述史调查采访成果,以及汤山幸存者群体调查四个课题组的阶段性成果。(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