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刘益谦再驳"功甫帖""伪作"说:上博研究法存疑问

2013年12月27日 08:0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苏富比拍出的苏轼《功甫帖》。

  距媒体报道上海博物馆称苏富比所拍出的5037万元苏轼《功甫帖》为伪作过去快一周了,就在真伪引发各方争论持续发酵时,《功甫帖》买家刘益谦于昨日下午再度发出声明。在《我的困扰与求教》的声明中,刘益谦及其鉴定团队对上海博物馆的鉴定方法提出了质疑,并代表其创办的龙美术馆向上海博物馆此前的展览和收藏作品真伪事件发难。对此,新京报记者昨日电话联系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凌利中,其表示目前不能接受采访。

  ■ 交锋

  上博 钩摹自清朝拓本

  刘益谦 仅凭主观比对得出结论?

  日前,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钟银兰、单国霖、凌利中三位研究员在媒体上称通过考证,上海买家刘益谦从纽约拍回的《功甫帖》是伪本,钩摹自清朝鲍漱芳(约1763年-1807年)辑刻的《安素轩石刻》,其制作时间亦可定为道光四年(1824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之间。刘益谦于次日发表了声明,希望上海博物馆方面早日公布相关的学术报告。而昨日,刘再度发出声明提出了自己及其鉴定团队的质疑。

  昨日,刘再发声明提出质疑。他称自己收藏书画作品由其鉴定团队出谋划策,《功甫帖》真伪事件出来以后,这些专家在惊讶的同时,也表示本着学术争鸣的原则,愿意倾听一切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在刘益谦的专家团队看来,上博的研究方法仍有疑问。其中,“‘双勾填墨’对古代书法作伪而言并非难以识别的高级手段,为何张葱玉、徐邦达等老一辈过手此帖的专家没有提出这一疑点,反而判为真迹?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经手此帖的苏富比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士也没有看出端倪,而上博的专家团队仅凭与拓本的主观比对就能得出摹本无疑的结论,是上博的学术团队在古代书画的鉴定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果吗?”

  与此同时,上博论证《功甫帖》为伪作的一大旁证是翁方纲的题跋。这在刘益谦方面被认为是最无争议的部分,“现在也被判为伪作,证据何在?”除此,刘益谦还表示,据“知情人士”爆料,此帖早年曾出现在上博,后又由上博流出。自己希望知道这一复杂的来由与上博官方的这次表态有无关联。

  对此,记者昨日电话联系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凌利中,但他表示目前不能接受采访。

  ■ 题外话

  上博曾展过、收藏过伪作

  除了质疑上博此次论断《功甫帖》为伪作的研究方法外,刘益谦和还代表龙美术馆对上博曾经的真伪事件发难。

  刘益谦指出,1999年,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傅抱石金刚坡时期作品特展”,所展出的全部四十余件作品皆被专家学者和画家后人指证为伪造品。2003年,上海博物馆耗资450万美元公款,以当时中国书画作品的最高价格在海外收购四卷《淳化阁帖》,在学术界引起争议。但此后仅仅看到上博除了将宋代原版“祖帖”的说法改称“最善本”。

  观 点

  学术质疑操作要严谨

  对于《功甫帖》被指伪作一事,收藏家马未都指出,此《功甫帖》于百年来历经藏家鉴定家的慧眼,本已盖棺论定,这才让新藏家斥巨资购回,谁知节外生枝,上博研究为伪作。对此事件,他告诉记者,“学术质疑是正常的,但操作要严谨。”

  马未都指出,苏轼真迹大多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这件《功甫帖》是尚在民间的“孤品”,“这些年米芾的《研山铭》、黄庭坚的《砥柱铭》以及这次苏轼的《功甫帖》,每次出现都是轩然大波,尤其《功甫帖》,先是入境,后又有上海博物馆的三人联袂鉴定结果,让本来早已有定论的《功甫帖》又重新坠入五里雾中。”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