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源氏物语》新译本出版 引进文学经典刮重译风

2014年02月24日 15:40 来源:半岛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有“日本的《红楼梦》”之称,此前较为知名的有丰子恺译本、林文月译本,日前作家出版社又推出了叶渭渠、唐月梅夫妇历时8年翻译的全新译本,岛城翻译家林少华认为“以我对叶渭渠、唐月梅两位老先生以前翻译的作品的了解,二人的语言功底没问题,但文学的审美意趣比丰子恺差一点”,近年来经典名著掀起重译风,有人认为早期名著译本有很多时代局限性,随着人们语言习惯的变化,引进名著应时隔三五十年就重译一次,但也有人认为当下杰出译者少之又少,名著新译在文学审美上很难超越老一辈翻译名家。

  夫妻双译:

  《源氏物语》有了新译本

  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 ,代表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有“日本的《红楼梦》”之称。日语翻译名家叶渭渠、唐月梅夫妇耗时8年翻译的新版《源氏物语》于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记者从出版社获悉,该译本从2004年11月开始动笔,在译稿未竟之时,叶渭渠先生不幸于2010年12月11日心脏病突发辞世,余下数回,由唐月梅强忍哀痛寂寞完成。叶渭渠先生在2004年写的翻译前言里记述道:“《源氏物语》精细如实地描绘了那个时代的世相,无论是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还是故事内容和人物,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和贵族社会的实相。它在艺术上开辟了日本物语文学的新道路,将日本古典写实主义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源氏物语》译本众多,之前较为知名的有丰子恺译本、林文月译本,2008年《源氏物语》1000岁时,林少华等12位译者还曾将日本著名女作家田边圣子于1970年代创作的现代日语版《新源氏物语》翻译成中文,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谈及再译《源氏物语》,唐月梅表示萌生翻译想法是在她和叶渭渠撰写《日本文学史》的过程中,多年间收集积累资料并加以整理研究时,《源氏物语》是他们爱读的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之一。他们带着喜爱、欣赏的心情细读这部千年来影响着日本文学的《源氏物语》,不约而同地产生要研究它并把它翻译成中文的欲望。

  重译跟风:

  1本书冒出20多个新译本

  近年来,经典引进文学的重译成为出版界的一股旋风,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吴洪透露,由于门槛比较低,越来越多的出版社介入了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与发掘新人新作相比,翻译已经过了著作权保护期、进入公版领域的名著成本和风险都很低,所以导致一些名著不断有新译本出现。

  《格林童话全集》日前由著名翻译家杨武能教授推出了最新译本,由中国台湾翻译家邓嘉宛翻译的托尔金巨作《魔戒》的中文新译本也将于近期推出。在这股名著重译风中,最强劲的是青年译者李继宏与路金波的果麦文化合作,从2011年起计划3至5年的时间重译20至25种名著,目前已经出版的有《老人与海》《小王子》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等,记者从果麦文化获悉,李继宏新译的简·奥斯汀名作《傲慢与偏见》也将于今年3月份出版。在此之前,目前市面上较常见的《傲慢与偏见》已经有人民文学、上海译文和译林等出版社出版的至少5个版本。

  重译中不乏跟风之作,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经典作品《旧制度与大革命》在2012年底由王岐山推荐后,在过去的一年多,已经涌现出来20多个新译本,翻译质量良莠不齐。

  今非昔比:

  有技术优势欠文学才情

  谈及名著重译的话题时,林少华说:“重译的人得有那两把刷子,但目前翻译界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他认为重译的意义或价值主要有两个,一是提供比原有译本更好的译本,二是提供较原有译本风格不同的译本。如若做不到,重译就是一种浪费,上海译文出版社也曾希望他能重译《源氏物语》,林少华说:“我始终不敢,无法超越丰子恺先生之笔,投入那么大精力重译,不值得。”

  林少华表示,自己还未读过叶渭渠、唐月梅新译的《源氏物语》,“但以我对这两位老先生此前翻译的作品的了解来看,不太可能比得上丰子恺的译本,他们的语言功底没问题,但在文学的审美意趣和悟性上差一点。”

  李继宏等人认为文学翻译往往具有时代局限性,老一辈翻译名家的作品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不乏误译之处,名著应时隔三五十年就重译一次,这样才能适应当下读者的阅读习惯。而林少华认为,文学没有绝对的“保质期”,《西游记》《水浒传》等作品至今读起来都不会有隔阂,且翻译作品最大的忠实是要提取原著中的灵魂信息和艺术信息 ,“译著同原著的对接,绝不限于语言的对接、文体的对接,还有灵魂的对接、心灵的对接,只有这样才能捕捉原著中稍纵即逝的灵魂信息和虚无缥缈的艺术信息。”

  林少华说,丰子恺的译本虽然也有个别地方存在误译的瑕疵,但就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来说已近乎完美,文采斐然,曲尽其妙,超越他的译笔基本是一件令人绝望的事情。在他看来,笼统地说当下的译者虽然在技术上更有优势,但文学审美和才情上不及老一辈译者,“以前是除了阅读没其他乐趣的时代,译者的阅读量都很大,他们的语言功底、文学悟性和腾挪自如的文字运用能力,都是当下的译者所不能比的。”记者 王法艳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