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安徽省代表团: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可设免税店

2014年03月05日 13:45 来源:安徽商报 参与互动(0)

  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在2020年之前应保持不变,可在皖南旅游“示范区”设立免税店,应建立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跨区域协作机制……昨天,我省代表团提出了关于经济结构调整、生态建设等方面的1个议案和16个建议,拟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经济结构调整】

  建议制订《质量安全法》

  由于我国质量发展基础薄弱,因质量问题引起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破坏了市场秩序和社会公正,危害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我省提出了关于建议制订《质量安全法》的议案,依法治力量,推动质量发展,并从强化企业质量主体作用、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创新质量发展机制四个方面具体进行了阐述。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可再延续6年

  近年来,我省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和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不过目前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政策体系不健全、电池等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充电设施建设滞后、金融支撑体系尚未形成等。

  我省建议从三个方面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首先,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应在2020年之前保持不变,继续执行现行补贴标准。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和金融政策。从公交、公用、公务等方面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国家有关部委组织关键核心技术公关,加快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国家相关部委尽快制定充电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促进充电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

  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可设免税店

  2月1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实施《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我省建议,公安部、外交部、国家旅游局对示范区实行开放、便利的出入境管理制度。商务部、海关总署、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示范区内开展离境退税政策试点,探索实施离境退税政策,设立免税商品购物点。

  将示范区特别是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纳入国家对外宣传范围、国家重点推介的旅游线路产品体系;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保障示范区内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用地供给,支持皖南国际文化旅游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建设】

  建议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

  淮河流域是我国区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建设淮河经济带,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助于淮河治理从单纯的防洪泄洪向综合开发转变,形成豫皖苏联动发展的重要纽带,有助于增强三省沿淮经济城市间的合作发展,提高沿淮地区的经济外向度和对外开放水平;有助于深入实施中原经济区“四化”协调发展战略,打通中原经济区通江达海的重要水运通道。

  我省建议,将淮河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定位为东中部协调发展试验区,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研究制定淮河生态经济带总体发展规划,并给予政策支持。

  跨区域协作防治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流动性大,“跨界污染”特征明显,只有建立统一协调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才能有效控制大气污染。目前,长三角等地区已经先后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区域协作机制,但全国范围的协作机制还没有形成。我省建议,应建立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跨区域协作机制,统筹大气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完善大气污染应急联动体系,加强区域环境执法监管。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引江济淮”工程明年开工

  引江济淮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是一项跨流域、跨皖豫两省的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目前,工程规划报告和相关专题报告已编制完成并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审查。安徽省会同水利部淮委、河南省正在抓紧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完成并报发改委和水利部审批。

  我省建议,将该工程纳入国家“十二五”重大调水骨干工程,并参照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政策,纳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支持范围。交通运输部将工程列入“十二五”内河航运建设计划,并在项目前期工作和专项资金上给予支持。另外,建议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部委及时审查批复项目建议书,确保2015年开工建设。(特派记者武静、张沛、祖春玲、汪日贵、马翔宇、刘忠玉、王志强)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