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874年日本侵台 引发《申报》关于变法自强讨论

2014年03月25日 15:38 来源:东方早报 参与互动(0)

  地处太平洋的岛国琉球,是清朝的藩属,但同时受日本萨摩藩的掌控。不过,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对琉球的控制越来越占上风。同治年间,清王朝最后一次册封琉球国王。1871年日本企图将琉球废国改藩,次年更要求推行日本纪年,遭到琉球国王拒绝。说明,日本虽然吞并琉球野心昭然若揭,但琉球仍未臣服。

  然而,历史却在悄然改变着。1871年底,有琉球渔船遭遇飓风,漂到台湾东南部的八瑶湾,因与当地的高山族居民发生争执,54名水手被杀。随着冲突的加剧,后又有人被杀。日本政府遂借机大做文章,经过一年多的外交窥探与讹诈之后,1874年春,日本正式任命陆军中将西乡从道为都督,陆军少将谷千域、海军少将赤松则良为参军,聘请美国人李仙得为参谋,率领3000余兵大张旗鼓地入侵台湾。清政府方面虽然明确宣布台湾乃中国固有领土,要求日本尽快撤军,甚至有官员建议布告列国,对日宣战,但终难下定决心,做出果断决策。沈葆桢等被派赴台湾筹备防务,但并未对日本形成有效威慑。日军在台湾除了遭到土著高山族人的英勇抵抗之外,还因不适应当地溽热气候,多所折损,先后死亡560多人(作者注:据连横《台湾通史·外交志》)。在日本陈兵台湾期间,中日高层之间的谈判持续进行。最后,双方于1874年10月31日签订《北京专条》,声明日本此次出兵行为“原为保民义举起见,中国不指以为不是”。并明确承认此前在台遇害者为“日本国属民”,由清政府“准给抚恤银10万两”。同时,日本在台修筑的房屋、道路等,中国自愿留用,付给日本“补助费”40万两(作者注: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第343页)。

  可见,清政府不仅在军事较量中先已示弱,外交谈判过程中更输一着。由于清政府方面没有施以果断措施,致使日本侵略气焰越来越嚣张。

  《申报》率先发起讨论

  面对这一局面,国内渐有不满情绪,并引发了有识之士关于已经开办有年的“求强运动”的思考。当时国内第一大报《申报》率先发起了关于“振兴中国”的讨论。1874年9月11日,该报发表社评《中国当奋志振兴》,指出“中国固天地间一大邦也,反至受惊于日本一小岛国,任其弁兵安驻境内,历今数月,既不兴兵驱逐,反与商议退兵”,充分暴露了中国军事实力与政治魄力“不及他国”。在此情境之下,“安能不整顿军制,效法泰西兵事乎”?作者进一步指出,不仅西方诸国“以新法自强”,同处亚洲的日本亦“已认真从学”,故能渐收强国之效,而“独中图仍然缩手,不肯笃心以效”,甚为可惜。

  然而,中日两国相较的结果已经证明,中国必须“奋志振兴”,否则没有出路。因为近代以降,世事大变。轮船盛行,航海如履平地,全球化进程加快,“世上诸国皆如有缩地之法,使四洲如邻里也。”商务与交涉日有增益,国际冲突更为频现,“每易于肇衅,非振兴军政则不可”。即只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能保障和平发展的愿景。

  但军事工业难以独立发展,必以国家实力为基础。所以中国的发展路径当通过“求富”以奠定“强国”之基,国人不可“仅致志于一时备得军器之精,而不复专心于效学泰西富强之法”。不仅工矿交通各业亟待大力发展,而且各类西学著述亦当大量翻译,俾引进西方“格致诸学”,以变通教育与考选之制,培养有用人才;同时,应尽量改革厘金等秕政,以苏商困,而活跃市场。如此,方为不泥古而知应时变通之道,方可收民富国强之效。

  关于全面改革的不同意见

  此文刊出,引发关注,产生反响。有人化名“续史楼主人”投书《申报》,提出不同意见。1874年9月12日,《申报》头版刊出《驳中国宜奋志振兴论来书》一文。文中,“续史楼主人”对于前文作者所言进行驳诘。该文在盛赞了大清王朝历代文治武功之后指出,日本侵台,清政府按兵不动,并不是清军怯弱,而是清廷战略战术使然,不应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况且,在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方面,中国已卓有成效,即“开花炮有营,洋枪队有营,军装机器有局,轮船驾驶有人”,实不啻“舍己从人”之表现。其他“新政”,如开设广方言馆,学习西语,翻译格致算学等“有助致富”的书籍,派遣出洋留学等,均已次第举办,渐有收效。而关于撤减厘金,通行轮船等政则均在酌情议行之中,以期在保护中国固有权宜的同时,杜绝洋商觊觎之渐。

  “续史楼主人”指出,至于“制度”、“服色”等则为“东方之所长”,将之视为“我国之所短”,无疑于“献媚西人之举也”。中国政治法则源远流长,各类经典“至精至博,美不胜收,何必采及西书”?即使翻译西书,用于考证等学术研究则可,用于治国理政则不必。如果“必令各官民皆攻(西)学”,“是不但援儒入墨,而并欲用彝变夏”,直欲颠覆朝纲、败坏礼教,其罪殊重。

  可见,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中体西用”之论(甚至有点“中体中用”色彩),认为中国的政治、文教制度超乎西国,军事也不算落后,适度学习一些西方的“格致”与“技艺”之学,以为“富国”“富民”之政,尚属有益,若“大改章程,尽易制度”,则万万不可。

  对于这种盲目乐观的论调,《申报》在9月14日刊出《答续史楼主人书》一文,在将中西国力与兵力进行详尽对比之后,作者指出:中国虽然“土地、人民不让于他国”,但“钱粮、兵额、船炮则皆不及他国矣”;而面对的局面则是“海禁一开,外国均至,中国之势几等于成周春秋之时”。在此情境之下,中国“安得尽恃仁义,不谈富强者?”从而对“续史楼主人”的论调进行了有力反驳。

  “西友”来信提十大弊端

  就在双方各执一论,形成对峙之时,一位 “热爱中国”的外国友人对于他们的辩驳,按捺不住,站了出来,参与讨论。1874年9月17、22和23日,《申报》连续刊登了“西友论中国积弊”的来信。这位“西友”指出《申报》评论员与“续史楼主人”两相辩诘者皆非根本问题,中国之大患不在于国势柔弱,而在于人心涣散,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有十大端,分别是行政通道不畅,畛域界限太分,冗闲官员太多,选才不适于用,民间赋税太微,官员俸酬太薄,国家兵力太弱,军事防守太疏,士人自命太高,自利之心太甚。凡此十端,皆与他国少异,是乃中国困局的成因。

  作者指出,随着专制集权的盛行,中国官场等级森严,拑口禁言,导致官僚队伍唯诺成风,敷衍塞责,民隐不得上闻,政令难以下达。地方官员各自为政,不仅“隔省督抚之司道痛痒不相关切,即同省之府厅州县亦彼疆而此界”,即使事关军国大计,也难以积极配合,协同进行。政界闲官太多,无事则耗费饷糈,有事则横加阻挠,导致行政效率愈来愈低。而以科举与捐纳为主的官员录用方式,又决定了各级官员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能,所能唯敛财,严重制约着行政人才队伍的质量建设。政府法定税率虽然不高,但民间实际支出却不低,难以堵塞的税收漏洞,导致税收成本巨大。而官员的法定工资太微,不敷养家糊口之用,则又迫使其不得不贪腐。清政府八旗与绿营共百万有奇,但兵饷不足,一兵之饷不敷一人之衣食,其家计更无论也,安得不另谋生计,以筹养家之资哉?既有另图,何能专心操演,以冀技艺纯熟乎?操演不能纯熟,兵力安能强壮?况八旗、绿营仅为陆军,适于传统的陆上安全防卫;现在,海疆日敞,海防日急,衰败羸弱的旧式军队难以适应现代国防之需。

  这位“西友”还直截了当地指出,中国知识分子以仁义为词,鄙视物质生产,不但藐视外人,而且薄待同人,往往自命清高,自比孔孟之徒。其实他们最大的追求则在于“做高官,发大财”。一旦得志,旅进旅退,无非系念于美差优缺;患得患失,不过萦情于高位厚禄,“求其视国事如家事,视民事如已事,果有几人”?所以,真正忠君爱国、克己奉公之人世所罕觏,而巧宦黠吏则逐处皆是。这些人当和平之时,非钻谋美缺,即营求好差,但知升官发财,买田问舍;战争之际则推诿卸责,非降即逃,将保家卫国的重任置于脑后。

  中国人的一种普遍的心态就是狃于积习,惮于轻改,长于空想,拙于实行。国内论事之人常多,而任事之人恒少。即有敢于任事之人,一改旧章,则众人皆以另眼相待。“纵能所改之事尽归美善,尚获轻改祖制之议;倘有蹉错,则其祸不可胜(举)。”说明,在中国创新变革的风险与成本极大。因为“谨守旧章,目前之利可获;若更新法,日后之害可虞”,所以国人“宁遵古制而畏有新图也”。在此情况下,要痛改积习,推动改革,必须得“大有为之君”与“能救时之臣”,靠他们以雷霆万钧之势,施力挽狂澜之政,庶可“去其太甚而少加变通耳”。如果仍旧推行不温不火之政令,仅知粉饰以偷安于无事之局,必至互相观望,以苟免于有事之秋。外貌似尚无其破绽,而内部却危机四伏。

  可见,“西友”的长篇大论,痛陈晚清举国苟安,人心涣散,不知振作的弊端。作者对列举的这十个方面的问题,都进行了细致分析,直指中国的官场文化、政治生态、商政弊端与意识形态。认为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其实是一种苟且畏难和虚罔敷衍的社会心理;只有全面清理并彻底破除这种积习,认真整顿,系统规划,全面改革,方能实现中国振兴之梦。

  一揽子的改革方案

  面对“西友”提出的中国十大弊端,自然会令人想起此前十余年中国士子冯桂芬写出的名作《校邠庐抗议》。书中,冯桂芬提出了一揽子改革方案,包括“公黜陟”、“汰冗员”、“厚回避”、“易吏胥”、“改捐例”、“均赋税”、“兴水利”、“改河道”、“劝树桑”、“稽户口”、“节经费”、“杜亏空”、“收贫民”、“改科举”、“制洋器”、“采西学”等数十项,这些多为治世应变的基础性工作。难能可贵的是冯桂芬对照西方诸邦“小而强”,而中国“大而弱”的现状之后,明确提出中国有几个方面不如夷,包括“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冯氏之言,在当时实属惊人骇世。不过,他的《校邠庐抗议》毕竟属于私家著作,初由作者自刊,流传范围有限,直到光绪年间才被大量翻刻,尤其是在戊戌变法期间因受光绪帝重视,诏令群臣阅读,方才一时洛阳纸贵。相比较而言,“西友”在1874年因呼应《申报》关于强国之梦的讨论而揭指的中国十大弊端,凭借新式媒体的传播优势,在国内产生的影响可能远远超过前者。一则因为报纸传播范围广,再则因为剖析深度与力度愈于前者,所以这篇“西友”来稿当不失为晚清变法自强思潮的一份重要文献。

  此后,《申报》呼吁中国变法自强的评论不断刊出。在1874年11月6日发表的《论中兴》的社评,作者面对日本侵台突显国力衰弱的困局,遥想古代中兴之盛,不胜感慨。要求当政者“常存四海困穷之想,而筹善后之方”。1874年11月27日刊发的社评《时务问答》,呼吁清政府加快军事改革,俾为“未雨绸缪之计”。12月15日《申报》发表《论购造铁甲船》的社评,指出日本已“一切均改西制”,对于西法“已确信不疑”,“而中国于西法尚半疑半信”,必须痛下决心,加大变革力度。1874年12月26日,《申报》又发表“客闽莲塘生”的来稿,题名《中国当宜自强为本论》,指出欧洲各强国也“不过奋志振兴于数十年前”,已收如此成效,足证变法为强国必由之路。如果中国安享承平之福,安居而不思危,泥古而不知变,则将来恐难以自强而与列国并立也。

  可见,围绕着日本侵台事件,《申报》在声讨日本罪状的同时,对于中国积弱不振的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一系列变革求强的论断与建议,堪称晚清变法自强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李玉 系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教授)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