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教科书拒绝网络语无可厚非

2014年03月26日 09:32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教科书拒绝网络语无可厚非

  今后,“喜大普奔”、“坑爹”、“酱紫”等网络流行语将与机关公文、学生教科书“绝缘”。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4月1日起,该省将启动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词汇。 (3月25日《郑州日报》)

  网络语言幽默风趣,生动活泼,有不少还引领社会潮流,传递公众心声,常常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所以深受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在这种情况下,一看到“拒绝网络流行语”这样的字眼,有些人心里不舒服,表示要为“网络语”鸣不平。其实大可不必,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等拒绝网络语无可厚非。

  其一,正常情况下,网络流行语只是网民在BBS、聊天室、微博、微信等特定语境中使用的一种语言,它具有私密性、局限性、集团性,上网的人都不能全知道每一个网络词汇的意思,更不用说那些不上网的人了。而政府公文、教科书所服务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具有公开性、稳定性、大众性,如果随便使用网络语言,就会给相当一部分受众带来信息接受上的障碍,从而引发不满甚至误会。

  其二,网络语言在小范围人群内玩玩可以,但如果毫不设防,听任其肆意“横行”,就会影响到中小学生对规范的现代汉语的学习和运用,甚至影响到文化传承。你想想看,网络语言里满是简写、符号、错别字,倘若这些“张冠李戴”、“缺胳膊少腿”的所谓“词语”以合法的面孔走进教科书,走进政府公文,潜移默化中,学生不受“污染”才怪。当学生开口“酱紫”,闭口“坑爹”,一篇作文写下来满是“神马”和“浮云”时,你还能笑得出来吗?

  其三,网络流行语中有许多词汇含有色情、迷信等不健康的成分在里面,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垃圾词语”,根本就不能登大雅之堂。还有些词语隐藏得很深,看似非常健康,但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传出“花边新闻”。比如“小伙伴”一词,不就是因为涉嫌“不雅”而落选《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2013年十大流行语吗?教科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出版物,对语言文字使用有示范和规范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担当着育人重任,任何杂质都掺不得。国家公文对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同样容不得网络语言添乱。

  这么看来,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一定的限制,显得很有必要。当然,如果一些网络流行语经过时间的洗礼后,能“生存”下来,那同样可以成为规范化词汇中的一员,我们举手欢迎。事实上,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一些词汇曾经是网络流行语。总之一句话,机关公文、学生教科书等与网络流行语“绝缘”,只是一种暂时性的防守,并不意味着要一棍子把网络流行语完全打死。 吴应海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