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家风是在血脉里注入教养

2014年03月26日 10:45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日媒体报道的一场民间“家规试验”,颇为引人关注:见“80后”的儿子媳妇婚后生活过得一团糟,身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公公实在看不下去,将单位的那一套管理经验搬到了家里,给小夫妻俩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严格考核。然而,始料未及的是,在考核制度的高压下,儿子渐渐对婚姻失去了信心,最后向法院提起离婚。

  这场“家规试验”,在初始之时得到家里包括这对“80后”小夫妻的赞同,甚至最初改变了小夫妻过度依赖父母的不良习惯。虽然最后未能成功,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内心深处对淳朴、正气、积极、通达家风的向往。

  此前不少媒体对家风也有诸多报道。在被问到最喜欢的家风时,不乏有人反问何为“家风”。不可否认,相当长一段时间,家风一词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固然有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变化、女性工作率上升等原因,但也有一个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将家风等同于落后、没有现代性的事物。

  传统家庭观念中,有不适合当下现实生活的地方,也无法摆脱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的深深烙印。但是,家庭作为一个基本的社会细胞,其内部还是应当有一个基本的规则,家庭成员之间也还是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相处之道、礼仪规范。现在不少新的社会问题源头出自家庭,离婚率上升、子女叛逆、低龄暴力等,都与家庭教育的某些缺失和不足相关。譬如,要么溺爱子女,要么漠视打骂子女,而缺乏真正平等看待子女的态度等。某种程度上,一些大学室友争吵、社会戾气事件也与家教的松懈、家风的日渐式微不无关系。

  其实,家风也好,家规也罢,都有着显著的社会功能,如价值观传递、维系社会稳定等。家风不再、家规消失,直接的后果就是,这部分功能因无所依附而日渐消亡。反之,如果家风醇厚、家教严格,本应有的社会功能就得以彰显。这可以从一些事例中体现。过去家中有的通过仪式化的内容,例如,食不言、寝不语等用餐礼仪,就餐落座时要讲究长幼、主客次序等,从而让家庭成员感受家庭的重要性。缺失了仪式感的家庭,即使温情满满,也容易缺乏某种庄重感,缺乏对家这个事物本身的尊敬。有的则通过对子女的谆谆教导来传递价值观而并非单纯的知识,从而告诉孩子什么是生命的价值、怎样面对社会、怎样处理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

  现在存在的误区是,因为传统家风中一些旧观念的不适用,而否定家风本身的社会功能,进而否定家风存在的意义。这也说明,当下呼唤新家风,不是不加选择、一味复辟传统观念,如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类观念肯定要革新。在新的文明观念下,需要倡导家庭成员之间平等人格基础上的尊重长辈、爱护子女、善待他人等。其实,有的东西是活在我们的血脉里的,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华文明留给我们的好的文化传统。家风的本质是一种文化传承。

  今天谈家风,不是要让人们回到过去,做旧文化中的旧人,而是在反思的基础上做新文化里的新人。构建起一套适应新时期的家风、家规、家训、家教等家庭文明规范和礼仪,应当成为新时期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基石,也将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的摇篮。李小佳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