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莎士比亚在华首译为"舌克斯毕" 后由梁启超定名

2014年04月22日 16:56 来源:深圳商报 参与互动(0)

  今年的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也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纪念日。

  莎士比亚是如何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戏剧经典?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百年历史中,经历过怎样的时代?国内的莎学研究是否应当对西方的研究范式亦步亦趋?带着这些问题,深圳商报记者日前电话采访了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国际莎学通讯委员会委员、四川外国语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所所长李伟民教授,他对莎士比亚在中国走过的一百多年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记者 谢晨星

  从“舌克斯毕”到“莎士比亚”

  《文化广场》:莎士比亚最早是什么时候经由谁引入中国?

  李伟民:通行的说法是1856年,英国传教士慕维廉翻译了《大英国志》一书,由上海墨海书院刊印,书中第一次提到莎士比亚,当时译为“舌克斯毕”。但实际上,1836年林则徐命人将英国人幕瑞所著的《世界地理大全》翻译成《四洲志》,其中的第28节在谈到英国文学时,提到了“沙士比阿、弥尔顿、士达萨、特弥顿”等四人,这里的 “沙士比阿”就是莎士比亚。这是莎士比亚这一名字最早进入中国。早年对于莎士比亚的译名很多,严复译为“索斯比亚”,还有译为“沙斯皮尔”等。最后由梁启超定名为“莎士比亚”并沿用至今。

  《文化广场》:在莎士比亚这个人被介绍引进之后,他的戏剧是如何真正呈现在中国人面前的?

  李伟民:有兰姆姐弟据莎士比亚剧本改编的故事集,中国人翻译为《莎氏乐府本事》,翻译家林纾根据这本书翻译成《吟边燕语》,林纾不懂英文,是别人翻译成中文后他写成故事的,但《莎氏乐府本事》不是莎士比亚原作的剧本,而是英国人编的莎士比亚故事集。这是早期莎士比亚翻译作品中影响很大的一本书,钱钟书、郭沫若等人都曾读过。晚清和民国很多人利用汉语、英文注释本《莎氏乐府本事》学习英文。

  第一次作为完整剧本翻译过来的是1921年田汉发表在《少年中国》上的《哈姆雷特》,当时他是根据日文翻译的,因为田汉是戏剧家,是从戏剧角度翻译的,所以有些地方与现代翻译有差别。

  莎士比亚戏剧作为戏剧首次出现在舞台上是在20世纪初,清末光绪二十八年(1902),上海圣约翰书院的学生为了了解英国文学、戏剧用英文演出了《威尼斯商人》;职业剧团演出莎剧为1913年,新民社的郑正秋,将林纾、魏易合译的《吟边燕语》中的《肉券》改编为新剧由上海城东女生首演。早期莎剧的演出多采用“幕表制”的形式,演员都是按照大纲在台上即兴表演,没有具体的台词,可以随意改动台词,并不忠于原著。当时中国舞台上演了20个以上的莎剧剧本。1930年5月,上海戏剧协社公演了《威尼斯商人》,这是中国舞台上用汉语按照现代话剧形式排演的较为严肃的正式公演。最初是上海的一些教会学校的英语老师作为英语课程上演。到了上世纪30年代,演出莎剧影响最大的是上海业余实验剧团采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排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赵丹主演罗密欧,俞佩珊扮演朱丽叶。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排演了几次莎士比亚戏剧,包括《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因为是戏剧专科学校,利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理论指导排演莎士比亚的作品,在当时影响很大。抗日期间,时逢台儿庄大捷,还专门排演了《奥赛罗》公演,演出收入全部慰劳前线将士。

  胡适助力梁实秋翻译全集

  《文化广场》:但是直到半个世纪后,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才完成。

  李伟民:当中国人认识到莎剧的经典价值以后,陆陆续续就有翻译家在翻译,其中胡适利用庚子赔款制定了翻译世界名著的计划,组织梁实秋、闻一多、徐志摩等人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徐志摩只翻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一个片段,最终是梁实秋以一人之力,翻译了30多年,到上世纪60年代才完成。

  在此期间,取得翻译成就最大的是朱生豪,他也是一个人翻译,经历了抗日战争,译稿三次被毁,仍坚持不懈完成了31个半剧本,最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此外,曹未风、袁昌英、孙大雨等人也曾计划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上世纪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先是出版了朱生豪的《莎士比亚戏剧集》。1964年,为了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0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出版朱生豪译本的《莎士比亚全集》,包括了莎士比亚的37个剧本和全部诗歌,其中有一些其他人的编译校译,但由于“文革”,直到1978年《莎士比亚全集》才与读者见面,而这也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外国作家的全集。2000年,方平主编主译的《新莎士比亚全集》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次以诗体形式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

  《文化广场》:莎士比亚是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经典地位的?

  李伟民:莎士比亚的戏剧在人性挖掘方面是非常深刻的,但是从他进入中国起,莎士比亚的作品不是革命题材的,所以在晚清和民国期间是被作为经典介绍进来,在对社会的影响上,还没有另外一些外国作家的影响大,比如易卜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莎士比亚剧作的经典性就逐渐表现出来,并被人们所认识。现在中国的舞台上,不论是话剧还是戏曲,改编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所有外国作家中最多。莎士比亚的作品永远不会过时。

  莎学研究最早从苏俄习得

  《文化广场》:国内关于莎士比亚的评论研究起源于何时?

  李伟民:也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茅盾在写的文章中介绍过俄罗斯莎学的文章,鲁迅办的《世界文学》上也介绍过俄莎学文章,包括马克思主义莎学的文章。早期关于莎学评论比较深入的文章不多,比较重要的是武汉大学的袁昌英教授,在《文哲季刊》上发表了深入研究莎士比亚的文章,也是我国第一位研究莎剧的女学者。梁实秋也是民国时期发表莎士比亚研究较多的学者。之后,北大教授杨晦发表了第一篇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莎士比亚的文章。

  《文化广场》:一百年来,中国的莎士比亚研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李伟民:20世纪50年代以后,莎学在中国发展得更好,但是那时候的莎学受意识形态干扰严重,以苏联马克思主义莎学研究为榜样,但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莎学并不是马克思所提出的,马克思莎学也不能代表马克思主义。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教授赵澧编辑油印了《外国文学研究资料选编(初稿)·莎士比亚》(上、中编)将有关国内外莎学论文汇集在一起。这是一部重要的莎学研究参考文献。

  上世纪80年代,采用了西方文艺理论的方法,从心理学、阐释学、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方面研究莎学。改革开放后,内地第一部《莎士比亚全集》出版,这时候北京大学教授杨周翰编写了第一部《莎士比亚评论汇编》,把莎士比亚逝世以来国际上研究莎士比亚的论文收为上下册,首次全面介绍国外的研究现状,对后来的中国莎学研究影响很大。

  现在国内的莎学研究,无论是理论深度上,还是研究范围上,都比原来有所进步。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和其他高校研究单位的统计,在所有外国作家研究论文中关于莎士比亚的研究论文是最多的,上演的戏剧也是最多的。研究方法更加多元,与西方最新的文艺理论思潮相结合,运用浪漫主义、比较方法、原型批评、心理学批评、意象—语义批评、马克思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理论等理论,从拼贴、戏仿角度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成绩。

  中国莎学不能唯国外马首是瞻

  《文化广场》:国内莎学研究与国外莎学研究有什么不同?是否应学习西方的研究方法?

  李伟民:与国外的莎学研究相比我们有自己的特色,不要唯国外研究马首是瞻。曹禺就曾在国内上演莎剧时,拒绝请外国研究者上台。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风格的莎剧都在舞台上上演,比如话剧、歌剧、京剧、昆曲、川剧、越剧、黄梅戏等等,可以说异彩纷呈。80年代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同时举行了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演出了25台莎剧,1994年,在上海又举行了莎士比亚戏剧节。两届莎剧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近年来,在国内多次举行了国际和全国性的莎士比亚学术研讨会,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和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编辑出版有我国唯一的莎士比亚研究刊物《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2013年,新一届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会成立。国际莎士比亚协会主席和英国莎士比亚故居托管会主任多次参与中国的莎士比亚学术活动。2011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莎士比亚故居,强调莎士比亚的作品要读一百遍才能读懂,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从中可以了解我们这个伟大国家的苦难经历和奋斗、壮大过程。莎士比亚戏剧进入到各国,无论是日本、印度、韩国,都要经过改编,那种非常传统的老式演出已经很少了。中国戏曲的唱念做打比如将黄梅戏的眼线手法、川剧的变脸手法运用到莎剧中也可以表现莎剧的人物、心理、形象,通过写意手法改编写实的西方戏剧,这样的改编并没有伤害到主要的精神,至于损失则是见仁见智,一部戏剧不可能囊括莎士比亚所有的东西,但是绝大多数的改编者都是认真严肃的,中国艺术的形式是可以表现莎士比亚的精神的。如今,莎学研究注重文本与舞台的结合,从舞台角度研究莎士比亚成为新的热点,莎士比亚是剧作家,他的戏剧需要不断的演出,因此莎士比亚应该活在舞台上,而不是文本中。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