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电视荧屏频现“传统之美” 学界热议《舌尖2》

2014年05月09日 11:21 来源:贵阳日报 参与互动(0)

  电视荧屏频现“传统之美”

  学界热议“舌尖”与“成语”

  借美食滋味传人生百味的《舌尖上的中国2》,首集创下1500万人次的收视纪录;以竞赛形式展四字格唯美语境的《中国成语大会》,初赛吸引3万人报名……2014年的春天,中国的荧屏文化频现“传统之美”。

  尽管是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与第一季相比,更侧重讲述食物背后的故事,希望透过美食,去描绘当代中国人在时代变迁下的悲欢离合。

  第一集《脚步》中浙江台州三门望潮、跳跳鱼以及第三集《时节》中亮相的浙江开化青蛳,都是经由夏燕平的“引荐”进入《舌尖》总导演陈晓卿视线的。

  作为浙江卫视纪录片高级编辑,夏燕平告诉记者,在《舌尖》中,食物的选择并不一定是“好吃”。“除了好吃以外,重要的是知道这个食材生长、采集、制作的过程——这个有‘人’参与的过程。”

  为什么强调“人”?夏燕平说,“作为纪录片,首先要有故事,有故事才会吸引人。如果这个系列只关注食物好吃不好吃,和一般的节目就没有区别了。之所以关注‘人的参与’,也就是关注人与自然、关注人与生态、关注人做事的认真态度。”

  夏燕平告诉记者,通过拍摄《舌尖上的中国》,体会到“美食是回报那些勤劳的人们的”。因此,在第一集《脚步》播出后,人们不仅记住了垂涎欲滴的三门特色小海鲜,更记住了靠海为生台州渔民杨世橹夫妇。

  夏燕平坦言,之所以选中杨世橹的故事,首先是因为他的名字——世橹,一辈子以“橹”为生。“日出日落,潮涨潮退,杨世橹与妻子夫唱妇随、讨海为生的画面,让观众在体会获取美味的辛勤劳作的同时,感受到更多的是世间生计的百般滋味。”

  眼下与《舌尖2》在中央电视台同步播出的,还有去年曾在社会引起极大反响的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姊妹篇——《中国成语大会》。

  作为中国独有的语言现象,成语四字成章、高度浓缩、古今同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此,总导演关正文说,《中国成语大会》的主力队员都是年轻人,他们凭借对成语的精妙解读与稔熟运用一路过关斩将。“在节目中揭示成语的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展现了新一代中国青年的仪态与风姿,让古老的成语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汉语承载着国人的共同文化密码和价值观,这种文化黏合剂不仅提升了文化自信,而且有助于消弭社会裂痕,形成牢固纽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说。

  文明的纽带不仅仅是汉字与成语,在陈晓卿看来,饮食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样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何苏六认为,“舌尖”系列想要表达的从来不是单纯的美食,而是所有中国人在事物背后感受到的情感共鸣。

  “如果说《舌尖1》是紧扣美食纪录片的类型,在讲述饮食文化的同时寄托一定人文情感的话,《舌尖2》对于情怀的表达欲望则更加突出,显示了想借人文情怀对纪录片类型化进行一次糅杂与突围的勇气。”何苏六认为,虽然这种尝试在商业上有些冒险,也招致一些非议,但其中体现的打破类型局限、追求情怀的做法值得肯定。

  作为纪录片创作者,夏燕平也在思考,进入“影像阅读时代”,如何将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融进影像。“电视纪录片,是影像阅读时代的善本。近两年,中国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纪录片有一大波优秀的作品出现。让我们获得丰富知识的同时,更是对精神品质的培养。”

  段菁菁 谭喆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