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歌舞剧《百鸟衣》:传递和谐奉献的正能量(图)

2014年06月17日 11:18 来源:南宁日报 参与互动(0)

  

《百鸟衣》演出剧照。

  如果说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刘三姐”是广西一个根深蒂固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品牌,那么最近,许多观众的印象和观念被大型歌舞剧《百鸟衣》所取代。6月14日、15日,随着《百鸟衣》亮相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艺术节,在深圳华夏艺术中心成功演出两场,古卡、依娌这两个艺术形象所释放出来的舞台魅力和艺术感召力征服了许多人,特别是《百鸟衣》“弘扬真善美、勇敢、敢于自我牺牲的民族大爱,传递了‘中国梦’和谐、团结、奉献的正能量”的主题,更是让《百鸟衣》树立起美好的艺术形象。

  培养人才与走市场同步进行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葛优的经典台词一语中的。南宁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把排演《百鸟衣》作为培养人才、锻炼队伍的良好契机,升级版《百鸟衣》基本实现了编、导、演的本土化,特别是古卡由著名青年舞蹈、杂技演员崔振波饰演,女主角依娌由广西最具潜力的青年演员唐雯饰演。此前,由本土演员担纲《百鸟衣》男女主角令人担心,但在深圳的两晚演出中,崔振波、唐雯用近乎完美的表演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导演章东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土演员整体上的表现不比外请的演员差,而且在一些方面还有自己的特点。比方说身体条件,唐雯更接近凤凰的气质;崔振波的本土化的形象和力量,都不输给外请的演员。这次我们非常成功。”

  副总编导李紫君为深圳两场演出打出了“90分”的高分,他自信地说:“主创人员、演员都是广西人,大家对广西的风土人情、文化耳濡目染,血液里流淌的那种气质,更接近剧目本身的要求。在深圳的成功演出,证明南宁在编、导、演等方面都有优秀的人才。”值得一提的是,《百鸟衣》也是剧院与高校无缝对接、培养人才的一次尝试。李紫君告诉记者:“高校有许多优秀的苗子,比如唐雯就是在校舞蹈专业研究生,这些都是大型演出的后备力量,我们希望今后能引进、对口培养更多像唐雯这样的苗子。”

  主创、演员本土化同时为剧目长期演出奠定了基础。章东新表示,《百鸟衣》全部启用本土演员,就是瞄准走市场,因为外请演员成本太高,虽然本土演员在某些方面比较稚嫩一些,但是他们更投入、更认真,“艺术是需要不断地磨炼的,男女主角再经过长期训练和演出经验积极,在表演上一定会达到新的高度。”

  《百鸟衣》在深圳成功演出打响了走市场的第一炮。据了解,《百鸟衣》团队正在运作下一步的演出计划。深圳演出结束后,《百鸟衣》将在区内启动巡演,“下一步是内地巡演,接下来到台湾、香港等地演出,接着是国外巡演。目前已经在联系和运作。”章东新如是说。李紫君也表示,要推动文艺精品向文艺产品的持续转化,力争为转企改制后的国有文艺表演院团带来经济效益与内在商机,走一条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双赢的道路。

  《百鸟衣》具备媲美“刘三姐”的实力

  “百鸟衣”和“刘三姐”一样,都是壮乡的美丽传说。“刘三姐”通过艺术加工的手段,被改编为彩调剧、电影等,从而被全国人民所熟知,成为广西文化品牌和形象;“百鸟衣”在过去仅存在于文学概念中,如韦其麟创作的同名长诗让更多的人知道“百鸟衣”的美丽故事,邓二龙创作的连环画作品《百鸟衣》则让依娌、古卡更形象化。

  因此,当“百鸟衣”被搬上舞台,被打造成歌舞剧,用声光电、舞蹈、歌声具象呈现出一台视听盛宴时,《百鸟衣》就担负起一种责任和被寄予一种期望——成为能与“刘三姐”比肩的文化品牌和形象。事实上,这也是南宁市委、市政府重点立项打造的初衷:该剧自2010年立项以来,始终围绕“精品生产”的要求,坚持高起点的创作原则,主创团队由广西本土编剧、导演力量结合目前国内一流的编创团队共同参与实施,力求以国内一流的创意、一流的策划、一流的制作实现一流的效果。

  从深圳演出的反响看,这个初衷已基本实现,广西、深圳方面专家以及演出商认为,《百鸟衣》具备媲美“刘三姐”的实力。早在6月8日《百鸟衣》出征“文博会”艺术节前的内部汇报演出上,广西方面专家就认为《百鸟衣》“令人惊艳。保持现有的水平,一定会给全国观众带来震撼人心的视听冲击”。同样,在深圳两天的演出中,广东方面的专家和演出商也对《百鸟衣》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上海中演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上海大宁剧院宣传主管张鹏说:“《百鸟衣》具有中国故事和民族特色,这是走向国际市场的保证。但面对国际市场,还得有国际化语言。《百鸟衣》给我最大的惊喜是‘面具精灵’,即那些戴着面具、穿着壮族服装的舞者,这就是国际化语言。”卡拉玛国际传媒公司的李俊芳则迫不及待地想把《百鸟衣》介绍到国外演出,让国外观众感受到这部“传递壮族文化和精神”的艺术精品。

  赞誉面前,导演章东新则显得冷静:“这部戏现在还不是一个精品,但它是一个精品的胚子,还需要进一步精雕细琢。”章东新、李紫君等主创人员都有信心将《百鸟衣》打造成“走市场、叫得响、夺大奖”的艺术精品,相信《百鸟衣》越飞越高。

  本报记者莫俊 文/图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