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歌曲《董校长》网络走红 学生吐槽宿舍无空调

2014年06月19日 14:22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董校长,北京的夜晚,真的很热,体贴的你,请给我一台空调……”一首《董校长》经由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演唱之后在网络走红。学生宿舍是否该装空调,再次成为今年夏天高校热议话题。

  空调不再属于高端“奢侈品”

  没有在宿舍装空调的北京师范大学,遭到学生吐槽:“我们希望学校把宿舍的硬件条件搞好一点的,并非‘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毕竟时代不一样了,空调、热水器、洗衣机这样的家电产品早已进入平常百姓家庭,我们平时家里都在用,为什么到了学校就不能提供呢?”

  记者调查发现,在大学校园,空调已逐渐不再属于高端“奢侈品”。在很多高校的新校区,空调、热水器、洗衣机已经成为学生宿舍的“标准配置”,但是,也有不少经费紧张的高校和一些老校区并没有安装空调。

  “董校长”有本“难念的经”

  复旦大学学校基建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装空调最主要的障碍就是供电和线路问题,国内有些“年头”的高校,迟早都要面对。而线路改造或电力扩容所需要的条件,也各不相同。有的只需楼内扩容,有的需要校内改造电气线路,有的甚至需要向供电局申请改造变配电站,难以一蹴而就。

  在广州从事多年大学后勤外包项目的汪兵看来,给大学生安装空调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前期费用投入巨大,但学生和学校都未必会“买账”。

  “有的学生因为经济原因并不会经常使用,对于投资方来说,长期闲置就是损失。”汪兵说。

  另一方面,硬件条件的改善,收费随之提升,一些矛盾和摩擦随之而生。华南理工大学数学系大三学生刘鹤鸣告诉记者,他的宿舍安装了空调和热水器,如果开空调,每个月要支出100多元的电费。

  “协同创新”才能“良性互动”

  北师大有关负责人说,改造线路、增加容量的一系列动作,本来就是学校实施“条件保障工程”,进一步提升建设一流大学助推力的固有规划和行动举措。从这一点来说,不是学生逼学校安空调、改线路、增容量,而是学校的规划和学生的需求是吻合的,说明了学校和学生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达成了高度一致,形成了良性互动。

  “只有通过各种手段,千方百计满足学生的诉求,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之中,高校才能安安心心地搞好教书育人工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袁瑾认为,北师大的学生和后勤部门以“献歌”的方式互动沟通,解决问题,学校管理中的良性互动趋势目前在很多高校都得到了实践。

  记者王凯蕾、俞菀、李江涛

  (据新华社北京6月18日专电)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