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最大民俗博物馆成"鸡肋"? 半天5个游客(图)

2014年07月11日 09:01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广州荔湾博物馆内有不少展物未曾设置标识。记者黎旭阳 摄

  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完善 广州最大民俗博物馆成“鸡肋”?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日前发布2014年广州文化蓝皮书,对广州民俗博物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剖析。报告指出,交通不便、标识不清、展示手法陈旧、依赖政府投入维持运营是广州现有民俗博物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民俗博物馆是以展现民众传统时期和现代的日常生活为内容的专题类博物馆。广州市现有四个挂牌的民俗类博物馆:广州民俗博物馆、西关民俗馆、白云区民俗文化博物馆和滨江水上居民民俗博物馆。

  这些民俗博物馆多依托历史建筑而建。位于花都区的广州民俗博物馆是广州唯一一个市级民俗馆,依托资政大夫祠挂牌。资政大夫祠建筑群是广州地区目前发现的建筑规模最大的祠堂,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比陈家祠还要早27年。

  西关民俗馆坐落于荔湾区西关大屋建筑群中,主体展区由一间典型西关大屋改建而成。白云区民俗文化博物馆位于白云区均禾墟历史街区内,以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平和大押为依托建立。滨江水上居民民俗博物馆是由街道主办的民俗馆,位于珠江边,通过实物、图片和文字展示广州水上居民的历史文化。

  问题一 最大民俗馆客流少得可怜

  报告指出,一般而言,一个市仅有一个代表性的民俗博物馆,但广州有4个,资源较分散。其中2010年挂牌、规模最大的广州民俗博物馆,由于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完善,发展遭遇瓶颈,甚至沦为“鸡肋”。

  从广州市内到该馆,开车要经过广清高速。如果乘坐公共交通的话,需要多次转车,耗时两小时以上。以参观三小时计算,从广州市内去该馆需花费一整天的时间。另外,博物馆内没有餐饮及休息场所,博物馆外也比较荒凉,近处没有可供休息、餐饮的地方。分析认为,参观博物馆是当代人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游客愿意几经周转花费一整天时间去博物馆的可能性很低。

  “虽然官方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就现场情况看,客流少得可怜。整整一个上午,能看到的游客不超过5人。”课题执笔人吕慧敏称。

  建议:靠九号线“突围”

  课题组认为, 针对广州民俗馆交通不便的问题,可以借九号线开通之际“突围”。据了解,广州民俗博物馆新馆预计于2015年底前完工。

  另外,课题组也建议开设一条“广州民俗博物馆一日游专线车”,将几个民俗博物馆串到一起。

  问题二 文物普通 说明简单

  报告还指出,广州现有的民俗博物馆,文物的陈旧和普通备受质疑,甚至被指毫无价值。“其实,民俗文物不是没有价值,而是它的价值没有通过多样化的手段被充分阐释。在体验经济的时代,游客在消费时不再满足于只是被动接受,而是要主动体验。”

  吕慧敏指出,国内外很多成功的博物馆,不仅有多媒体展示,而且开辟供游客体验展品的专区,让游客不仅看得到,而且摸得到、用得到这些文物。但是现在广州所有民俗博物馆中的展示手段还和十几年前一样,只是将文物展出,甚至连与之配合的文字说明都十分简单,甚至没有。这样的展出很难引起游客的兴趣。

  记者昨日下午来到西关民俗馆。由于位于市中心且紧邻热门旅游点荔湾涌,闭馆前仍有游客三三两两进入馆内参观。馆内有文物摆设、婚嫁场景展示等,游客普遍感受“有意思,地域色彩很浓”。

  但是记者发现,确实存在标识不清等问题。例如有一张带有储物架的木桌,与现代的梳妆台外形颇为相似,可旁边又有一筷子笼,上面插有数支木筷,究竟这是餐边柜还是梳妆台?游客纷纷猜测。

  建议:调整展示手段

  课题组认为,除了规范说明和标识外,在展示手段上也应创新。比如现在广州的民俗博物馆中主要以图片和蜡像为展演手段,过于单一和陈旧。可以通过多媒体和数字技术(如3D技术)展示;另一方面,定期进行婚礼等民俗活动的现场表演,并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文化。此外,还应在博物馆中开辟体验专区,让游客,特别是青少年体验传统的民俗文化。

  问题三 基本依靠政府投入

  课题组还指出,现在广州市民俗博物馆的建设基本依靠政府投入,博物馆的管理比较松散,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仅把博物馆当作文化事业,忽视了其可以产业化的特点。如,广州民俗博物馆中灰塑展览比较丰富,但是仅作为展品,而没有进行产业化开发,所以基本只能束之高阁。类似的雕塑产品(泥塑)在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中,经过包装可以卖至几十元,甚至几百元。

  建议: 实现产业化

  研究指出,国外有不少民俗博物馆通过民俗文化产业来支撑运营。比如在纽约,民俗博物馆的运营更重要的是依靠出售复制展品维持日常开支。(记者罗桦琳 通讯员栾俪云)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