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开成石经》亮相引热议:出版是时代的需要(图)

2014年07月21日 10:15 来源:西安日报 参与互动(0)

  本报讯 记者昨日获悉,由西安碑林授权监制,文物出版社出版,陕文投集团、陕西文物复仿制品开发有限公司策划投资的“中华文化元典《开成石经》大型文化典藏”亮相香港书展,在当地文化界人士中引起轰动。

  《开成石经》刊刻于太和七年(833年)至开成二年(837年),共刻在114座碑石上,每石2米多高,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等12部儒家经典及《五经文字》《九经字样》2部儒经字样典籍,加上乾隆年间补刻的《孟子》,共计13经,160卷,65万余字,是现存保存最完整、时代最久远的一部刻经,堪称中华文化之元典,被誉为“古本之终,今本之祖”。

  7月16日香港书展开幕当天,《开成石经》大型文化典藏一亮相便吸引了读者的眼光,尤其是通晓儒家文化及书法爱好者的兴趣。凤凰卫视主播何亮亮对《开成石经》十分关注,详细询问了典藏的发行情况。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巡视员王华则对《开成石经》大型文化典藏的整理出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她表示,“《开成石经》是现存的最佳儒家文化文献资源,其出版是时代的需要,应该重点向孔子学院及图书馆推介。”

  7月17日下午,在香港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开成石经》大型文化典藏推介会暨儒家文化讲座,百余位香港文化界、商界代表共聚一堂展开了一场穿越千年的儒家思想对话,也给现场读者奉献了一场文化盛宴。讲座中,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陈根远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开成石经》在千年历史中得以幸存的过程。西安碑林博物馆馆长赵力光随后向观众详细讲述了《开成石经》在中国历史上自汉至清的七次官方刻经工程。

  在儒家深度对话环节,陈根远、赵力光和香港孔教学院副院长陈勇前等就儒家文化在港传播现状、《开成石经》文化价值等议题进行了讨论。陈勇前表示,儒家文化在港根基深厚,儒家文化传播也十分广泛,香港现有的1100多所大中小学中,以儒家信条为校训的就有500多所。他说“我自幼研习论语,从事儒学教育推广多年,今天得知其源头在于《开成石经》,十分兴奋,这是一件正本清源的文化大事件。”

  图为凤凰卫视主播何亮亮制作《开成石经》复刻碑拓片

  (本组文图除署名外均由记者肖雪采写)

  相关报道

  《开成石经》由18名专家历时两年完成

  本报讯 此次出版的《开成石经》大型文化典藏以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开成石经》民国精拓为底本,并由碑林博物馆18名专家及文物出版社资深古籍编辑专家,历时两年完成。

  据陕西文物复仿制品开发有限公司朱先慧副总经理介绍,本次项目为《开成石经》刊刻1180年以来第一次原大影印。该项目选用有“纸寿千年”之誉的古法手工宣纸复制,墨透纸背,保存周期逾千年。在设计制作形式上,分为古雅经折典藏和线装典藏两种。古雅经折典藏以古人习用的防虫蛀、不易变形的桐木板为封护并配以精美书函,可藏千年而不朽坏;内页采用最为考究的经折装帧及挖裱工艺,其流程包括三十余道程序。线装珍藏藏每一册封面均采用天然蚕丝织成的蓝色耿绢,一册线装书的制作需要经过二十余道古法装帧工序。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