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无锡一村庄拆迁发现三块清代石碑 刻有皇帝圣旨

2014年07月21日 14: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无锡一村庄拆迁发现三块清代石碑刻有皇帝圣旨
图为洛社发现的康熙二十七年十月年间石碑局部内容。 李鸿生 摄
图为洛社发现的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年间石碑局部内容。 李鸿生 摄
图为洛社发现的乾隆三十三年四月年间石碑局部内容。 李鸿生 摄

  中新网无锡7月21日电 (孙权 李鸿生)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保健村在拆除一处观音堂时,意外地发现三块清代石碑和两尊古石像。记者21日从洛社镇政府获悉,上述3块石碑年代分别为康熙二十七年十月、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及乾隆三十三年四月,石碑上的内容涉及皇帝圣旨、运河治理、开凿泄洪等情况记载,目前石碑保存完好。

  据了解,上述三块石碑现暂时放在洛社镇保健村一家企业车棚里,三块石碑为青石刻制,上面的年代各不相同,碑文是楷书,笔法古朴。可以明显看到精美的装饰纹饰,康熙、乾隆的圣旨,以及地方政府奉旨治理水利的大致内容。

  “石碑表面虽有极小部分的磨损,但大部分碑文内容仍清晰可辨。从石碑上的文字内容看,对当地的社会情况记载详细,文章颇具文采。”洛社当地的文史爱好者提到,这些石碑从书法角度讲,笔法讲究、刻工不错。

  三块石碑的暂时保管人强先生介绍,保健村住基村民小组位于直湖港旁边(观音堂也在此处),北临运河,南通太湖,属于当地政府水利工程改造区域,拆迁是必然的。不久前,拆迁公司的挖掘机在拆除这座清代观音庙时,意外发现了三块清代石碑和两尊古石像(观世音、弥勒佛)。

  记者了解到,三块清代石碑中,康熙二十七年的石碑长1.6米、宽0.72米、厚0.18米;康熙四十一年的石碑长1.5米、宽0.68米、厚0.18米;乾隆三十三年的石碑长1.12米、宽0.56米、厚0.2米。同时被发现的两尊古石像造型也颇为古朴,每尊大约0.8米高,原本与青石刻制的石碑颜色颇为相近。

  令人费解的是,好端端的两尊石像被洛社当地村民送到宋帝庙后,被几位虔诚的佛教徒涂上了金粉调和漆,还美其名曰为“重塑金身”。

  “幸好这三块清朝石碑被砌在观音堂墙里不容易被发现,不然的话,也早就被人为破坏了。”保健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人称,以前村里曾经有不少“老物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拆迁力度越来越大,老房子越来越少了,有价值的东西也毁掉了不少。

  对于如何保护这些清代石碑、古石像,洛社镇文体站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洛社是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的重要水陆码头,工商业发达,素有小无锡之称。这次发现康熙、乾隆年间的石碑,古石像,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我们目前已报告上级文保部门,并联系相关的文物专家对石碑、石像进行考证,然后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上述负责人称。

  据悉,无锡洛社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江南古镇,当地历史遗存众多,古驿道、古战场、古寺、古碑、古镇、古街、古宅、故居等,都积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此外,南宋咸淳四年重修的史书《毗陵志》、南宋德祐丞相文天祥《吊五牧》诗、明末崇祯进士王永积《洛社八景》诗和民国《金匮县志》等均有洛社的相关记载。(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