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诗歌艺术只有在群众中才能焕发生机

2014年07月23日 16:28 来源:绵阳晚报 参与互动(0)

  7月15日-19日,第四届中国诗歌节,成为绵阳文化生活中最火热的词。近200名来自全国的诗人、诗评家汇聚千年绵州,说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诗”!诗人们在这片传承千年的土地上吟诗作赋、采风交流、创作研讨。开幕式暨文艺演出浓墨重彩凸显诗歌魅力;主题诗歌论坛汇聚当代优秀诗人和学者,交流探讨诗歌创作理论和发展方向;中华诗词音乐会、李白经典诗歌朗诵会、现当代诗歌朗诵会等名家汇集,展现诗词独特韵味;诗歌艺术进校园进厂矿等群众诗歌文化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热烈欢迎。

  诗歌节,让绵阳再次迸发勃勃生机。

  ■记者 苏东峰

  诗歌是这个时代的人们心灵的选择

  “我从雪域高原来,仿佛迎着诗歌的海浪,乘着白鹭的翅膀,在诗歌的秋季里翱翔。中国诗歌节是我们中华儿女诗歌的盛宴,而没有诗歌的土地是贫瘠的,没有诗歌的人民是空虚的,没有诗歌的灵魂是荒芜的……”诗人白玛娜珍说,诗歌犹如珍露一般滋润着现代人的心灵。从参加诗歌节诗人的言谈中不难发现,他们对于诗歌的未来很有信心。“目前,是一个经济盛世,随着社会对文化的日渐重视,诗歌,在中国传承了数千年,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看到了曙光。”诗人简明说。

  诗歌节4月4日启动,3个多月时间,不仅在诗坛和文坛引起广泛关注,更让绵阳本土诗人和作家感受到了浓郁的诗歌气息。“诗歌节期间,我不仅有幸与全国著名诗人交流,全民吟诵诗歌的氛围更是让我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更加坚定了创作的信心。”绵阳青年诗人雨然兴奋地说。不仅是他,本次诗歌节为绵阳不少青年作家和诗人提供了平台,让他们的文学创作视野更开阔。“原来,绵阳的文化艺术氛围如此浓厚,环境对于每一个创作者的影响都十分巨大。我相信,在这样一个氛围里,一定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绵阳青年作家王杰说。

  此次诗歌节,举行了多项诗歌文化活动,论坛还向社会各界人士开放。市民陈先生被群众广场诗歌朗诵会吸引,越听越有味道。第二天,他就到书店买了诗集,有时间就读上两首。他说,从上世纪90年代大学毕业后就没有接触过诗歌,这次有机会重新捡起,让他感觉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一旦读到好诗,他就会跟家人和在外地念书的儿子一起分享。后来,儿子也偶尔会发一些好诗给他分享。

  活动丰富多彩 市民参与热情高

  本届诗歌节以“中国梦想,华夏诗情”为主题,坚持体现国家水平、地方特色和文学品位、诗歌品格,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诗歌文化活动,充分展示我国诗歌艺术的辉煌历史和当代诗歌发展的最新成就,让优美的诗歌艺术走进生活、走近群众。

  参加诗歌节的不仅有诗人和艺术家,更多的是来自基层的普通民众和诗歌爱好者。绵阳具有非常丰富的民间诗歌文化资源,常年举办多种类型的诗歌文化活动。以第四届中国诗歌节举办为契机,多个县市区举办了以“诗艺绵阳,诵读经典”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在精心策划组织下,从企事业单位到学校,从各区县文化馆站到群众文学社、艺术团,诗歌活动遍布剧院、社区、院校和文化中心,充分凸显了诗歌节的群众参与性,极大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在铁牛广场,由第四届中国诗歌节执委会主办的群众广场诗歌朗诵展演暨颁奖晚会隆重举行。舞台上声情并茂,舞台下掌声不断,数千市民自发聚集在一起,共享诗歌盛宴。参与诗歌朗诵专场演出的也都是普通市民。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经典朗诵等艺术活动,在舞台上,他们都成了激情澎湃的诗人。群众诗歌文化活动免费向公众开放,剧场中不时能见到还没来得及换下工装的工人和扶老携幼前来观看的市民。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活动内容的丰富多样,使中国诗歌节真正成为诗歌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

  诗歌节满足市民

  精神需求

  “诗歌艺术对人的精神陶冶和心灵塑造具有深远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成长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培松说,诗歌艺术在我国具有深厚群众基础。诗歌不仅是教育启蒙和文化传承最重要的途径,也是陶冶情操、怡养性情的重要方式。此次诗歌节,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次亲近诗歌、激发诗情、感受诗意进而涤荡心灵、净化灵魂的契机。诗歌艺术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愉悦,诗歌艺术活动可以对群众的审美趣味、精神追求和文化观念产生积极的正面引导。尤其是对于青少年,通过丰富多彩的诗歌艺术活动,能使他们更加全面深刻也更加感性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具有深远意义。

  “诗歌艺术的推广和普及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和途径。”著名诗人、诗刊主编叶延滨说,诗歌在艺术表现方面具有丰富可能性,可以与音乐、舞蹈、书画等完美结合。此次诗歌节,为全面立体呈现诗歌艺术、普及推广诗歌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诗歌的发展、推广和普及,应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在创作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上不断创新。

  诗歌艺术只有在群众中才能焕发生机,人民群众需要更多优秀的文化活动满足精神需求。诗歌在群众中有着深厚基础,人民群众需要诗歌,诗歌更需要群众,诗歌只有走向大众,只有走进火热的社会生活,才能焕发出源源不绝的生命力。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诗歌节不仅仅是诗人欢聚的节日,更是服务于民众且真正属于人民群众的文化节日,这也正是中国诗歌节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