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随想录》:巴金精神和道德的制高点

2014年09月05日 14:55 来源:江西日报 参与互动(0)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巴金素来被誉为“人民作家”、“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为数不多的对文学界、思想界始终保有巨大影响力的作家。要真切把握这些赞誉所代表的准确含义,要理解巴金对于我们的深远意义,《随想录》的阅读是一种必需。为此,人民文学出版社对《随想录》进行了全新的编校,并增补了由巴金故居专门提供的插图,图文并茂地见证了巴金晚年的创作生活,这就是新近推出的《随想录》(巴金诞辰110周年纪念版)。这部经典的著作,依旧用文字散发着它精神的温度,并提示我们思索《随想录》在当下焕发的新生意义。

  上海书展开始之前,有机构请作家、上海市作协的副主席赵丽宏荐书,赵丽宏说,他第一部选择的是巴金的《随想录》。

  这本书是巴金晚年从1979到1986年,花了8年时间写成的,凝聚了巴金一生的情感、思索和他对世界、人生以及文革的思索。在赵丽宏看来,巴金在《随想录》里的真实已经到了一种极致,对当代中国的读者都非常有价值。

  少年时读巴金很压抑

  《随想录》里,有一篇文章是巴金翻译的王尔德童话的序言。赵丽宏说,他读巴金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巴金翻译的王尔德《快乐王子》。阅读时,他被这篇童话深深地打动,但在读完以后,才知道译者是巴金。

  等再长大一点,赵丽宏读到巴金的小说、散文。他直言,在当时一个少年读者内心,巴金并不是最喜欢的。因为巴金的小说里都是写黑暗时代的知识分子追求幸福,寻找真理,最后失败收场,读了心情很压抑。

  但赵丽宏强调,他当时有一个感觉,觉得作者是一个善良的好人。所以“文革”批判巴金时,赵丽宏看到那些批判的文章,完全无法和他读到的巴金联系起来。

  文革时巴金被批斗

  赵丽宏说,他上中学时,曾去作协等巴金,结果没遇到。第一次看到巴金是在“文革”时,通过电视直播的一场批判会。他透过电视看到一个忧伤、无奈的巴金:头发灰白,站在那里,胸前戴着很大的牌子,没有说过一句话,整个过程都是别人在批判他。

  《随想录》中,巴金写到了他被批判,他曾经被批判了三次,他当时在电视里看到的是第三次,但那些批判没有使赵丽宏改变对巴金的看法。这之后,巴金似乎消失了,人们听不见关于他的任何信息。

  “文革”结束的第二年,1977年春天。赵丽宏在上海的一次文艺座谈会上看到巴金:头发像雪一样白,没有一根黑发,坐在小说组里,听别人说话,脸带微笑。

  这天,赵丽宏还看到巴金在“文革”以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名字叫《一封信》。赵丽宏觉得这是很奇怪的题目,就是巴金写给读者的一封信。信里有对四人帮和“文革”的控诉,但更多是巴金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觉得新的时代开始了,他又可以写作,又可以拿起笔写他心里想说的话。

  读《随想录》受到震撼

  赵丽宏讲述,1979年后,巴金开始写《随想录》。先是在香港发,再在国内的报刊转载,一篇一篇慢慢地写,《随想录》文字不是很多,但巴金花了8年时间。巴金说,写真话是那么难,他有时候一天只写几十个字,多的时候写几百个字,这本书就是一天几十个字几百个字这样写出来的。

  赵丽宏开始读到《随想录》,读到第十几篇的时候,感觉心里有受到震撼的感觉:一个作家面对自己的历史,面对自己的经历,能够那么真实解剖自己。反思,这在他看来是很了不起的。

  1984年,巴金正好80岁。赵丽宏又读了他的《随想录》。有一天,忍不住给巴金写了一封信,表示希望得到巴金一本最新出版的书,并在书上为他题一句话。令赵丽宏意外的是,后来他真的收到巴金的回复。

  巴金寄给他一本刚出版的《序跋集》。在扉页上题字:“写自己最熟悉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赵丽宏说,这两句话很朴素,是巴金一生写作的经验之谈,他有了很多教训之后才有了这样的对写作的想法。所以现在在《随想录》里,读者到处可以看到他对这两句话非常形象的诠释。

  再后来,赵丽宏开始跟巴金有交往,看到他写《随想录》的小桌子,是一张很小很简陋的桌子。除了那个小桌子,巴金还在缝纫机上写。

  巴金一直倡导说真话

  巴金一直倡导说真话,《随想录》里有六篇文章专门讲说真话。巴金说:“我想讲真话,也想听别人讲真话,可是拿起笔或者张开口才知道说真话是多么不容易,我边写边想边思索,越写下去越认真也越感到痛苦,我时而说笔重十斤,笔有千斤重,这只是说明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说真话为什么这么难,赵丽宏认为,知识分子在“文革”之前一直到“文革”结束之后,很多人是在说假话,讲出来的不是灵魂深处的话话。

  《随想录》最后几篇,是怀念胡风。巴金在文章里批判自己,他觉得非常对不起胡风。赵丽宏觉得,巴金《随想录》最使人感动、最使人受震撼的就是巴金对自己灵魂的解读。

  在赵丽宏看来,这本《随想录》是巴金精神和道德的制高点。而这种真实也是一个文学的制高点,巴金用最朴实的文字道出最深刻的思想,这就是巴金。《随想录》就是这样一本书。

  他一直没有

  停止发问和思考

  小时候,我常听到一些比我大的人谈论巴金的《家》。那时虽然还没有读过他的书,但巴金这两个字却被我记住了。觉得这两个字发音特别,又洋气,不像中国人的名字。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巴金”的“金”字取自当时他正在翻译的俄国地理学家克鲁泡特金,从这名字看,巴金年轻时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

  几年前,听说《家》要拍成电视剧,老大觉新由我很喜欢的书卷气极浓的黄磊扮演。我相当欢喜,因为在看小说时,每次看到觉新隐忍退让时,都止不住充满同情。不过后来渐渐知道,老三觉慧身上才是作者巴金的影子。受他的影响,一想到巴金,我总会想到《家》最后的画面:老三乘船出夔门,独立甲板,迎着风和太阳,把围巾往脖子上一甩!在《家》出版的那个沉闷又骚动的时代,曾有许多青年提着一口皮箱,揣着《家》,走向苍茫的未来。那是些特殊的岁月,人们用文学与激情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许多年过去了,读《家》的人在减少。巴金被提及最多的书变成了《随想录》,他无数次地(以极为恳切的方式)告诉我们,要讲真话,不要懈怠、不要盲从、不要忘记、不要停止思考和行动。

  作为作家,巴金的写作一贯以感性著称,文字较为平白,人物较为“小资”。但平白的字里行间,“小资”的身影里,见真见血,摸得见心跳,看得见灵魂,尤其是晚年的《随想录》。

  都说文学跟心灵相关,但也有人质疑,我们文学总的说是多了雕虫小技,少了心灵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说,巴金和他的《随想录》,要令所有关注心灵的人感动钦佩。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