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错字连篇”背后的汉字书写危机

2014年09月17日 13:51 来源:深圳商报 参与互动(0)

  400字简历竟有24个错别字,而且经理认为她字写得不好,所以小蔡被面试公司拒录。对刚毕业于重庆主城一所二本大学的小蔡而言,这确实不应该。就个人经历而言,这也的确是个教训。然而更让人惊诧的是,接受采访时有初二学生称自己“除了做作业,很少写字”;更有大二学生称,“考试几乎成了唯一动笔的机会”……所以在相关人士看来,汉字书写危机的出现,“与其说是电脑和智能手机导致的,更不如说是人们对汉字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以及文明的忽视、隔膜、冷淡所造成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经历过第一季的新鲜与惊艳,在《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汉字听写节目进入第二季、第三季的现在,公众也从当初的“唤起重视”过渡到习惯与麻木。尽管2013年零点指标数据显示,有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提笔忘字”。但对为数众多的“失写一族”而言,尽管他们认识到汉字书写危机是个大问题,具体到现实层面却鲜有人真正用具体的行动“亡羊补牢”。因为对很多人而言,即便“提笔忘字”,对他们的工作、生活也无甚影响:小蔡的遭遇只是特例。

  不错,极端的案例只是特例,很多人一辈子也难得碰上一次。一两档汉字听写节目,也注定无法承载公众重拾汉字书写能力的效用。而且现在看来,随着这些节目“越办越难看”导致的影响力的下降,其所能起到的“耳提面命”、“醍醐灌顶”的作用也趋于微弱。所以要想从根本上应对和终结汉字书写危机,还需正本清源地从敬畏汉字文化、重视汉字文明的高度给出更多的努力。

  当然,“努力”给出必须讲求合适而智慧的方式,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在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巨龄看来,对于汉字而言,目前的任务不是所谓的言必称“去古籍里复活文字”、“从古籍中找回我们民族的精华”的“复兴”,而是仍然要强调规范,强调不滥造胡写,强调使之不断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见9月1日《光明日报》)。我们不难发现,这句话不仅是说给那些“越办越难看”、一味追求“高深”的汉字听写节目听的,也是说给有志于“汉字复兴”、试图纾解危机的所有人听的。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教育部在去年已决定让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但必须认识到的是,书法教育应该也必须在“不增负担”与“培养兴趣”间取得平衡。还有就是,正如张巨龄所言,珍重汉字需要官方、媒体、民间组织和学界等多方合力。因为现实而言,学校教育需要潜移默化、逐步推进才能有所建树,更因为小蔡的遭遇在很多人看来只是特例——唯有持续不断地在氛围形成、环境营造、官方推进层面不断积极作为,汉字书写才能不断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成功走出颓势和危机。  ●李记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