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诺贝尔奖女婿”是场虚幻荣耀

2014年10月16日 15:01 来源:三峡晚报 参与互动(0)

  近日,有网友拍到安徽蚌埠一中挂出“热烈祝贺我校女婿埃裡克·白兹格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标语,并把照片发到了网上。该标语引来无数网民吐槽,认为蚌埠一中在给自己“贴金”。蚌埠一中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学校初衷并非“贴金”,只是借机宣传该校优秀学生吉娜。(据10月15日人民网)

  国人的诺贝尔情结本就很重,每年都在集体围观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一旦有华人获奖,就会成为舆论津津乐道的话题,不惜耗费大量媒体资源,从各个角度巨细无靡加以报道,民间亦热衷追捧,视之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英雄。而在去年莫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这股热情也骤然达到了高潮,不仅莫言成为舆论的焦点,其故乡、故居、亲朋好友等都遭到媒体深度挖掘,将莫言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都一一公布开来。

  不过,诺贝尔奖的重头戏乃是几大科学奖项,诸如物理、化学、医学等,如能获奖则证明该国的科学探索和创新能力位居世界前列,并被权威机构所认可,对国力的提升大有帮助。而有限的几次诺贝尔科学奖华人得主,其国籍均为外国,且其主要受教育阶段和科研阶段,也都是位于海外,与国内的联系并不大。因此,虽然国人也替他们感到高兴和骄傲,但总是有些遗憾,并以此反思国内教育和科研机制,屡屡发出质疑之声。

  此次蚌埠闹出的“诺贝尔奖女婿”风波,表面上看是想沾点光,给自己的脸上贴金,炫耀下虽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诺贝尔奖得主却是咱的女婿,照样值得骄傲,颇有些阿Q的精神。不过,刻意与诺贝尔奖扯上关系,终究只是一个虚幻的荣耀,并不能带来丝毫的社会价值,也无助于提升当地的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倒不如做深刻反思,改进教育机制和科研机制,自己培养一个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出来,那才是真正的荣耀!江德斌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