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诺奖得主莫迪亚诺:在文学中释放所有秘密

2014年10月20日 16:58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后,都会照例掀起一轮诺奖得主作品的阅读高潮。今年,又轮到了举世读莫迪亚诺。只是,事后的各种阅读,终究是一种临时补课。在中国,虽然早已有王小波、王朔这两位重量级拥趸在各自的作品中向莫迪亚诺致敬,也由此使得不少读者知晓并喜欢了这位法国作家,但就中国读者整体而论,知之者仍然是少数。不过,这也使得那些在诺奖之前就早已读过莫迪亚诺的读者,更体现出了一种文学审美的敏感性,因为他们已经提早那么多,与这位作家在时光里相遇、相知了。

  201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以表彰他“唤醒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莫迪亚诺是当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并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是法国评论界一致公认的法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

  在中国,虽然早已有王小波、王朔这两位重量级拥趸在各自的作品中向莫迪亚诺致敬,也由此使得不少读者知晓并喜欢了这位法国作家,但就中国读者整体而论,知之者仍然是少数。

  “出名要趁早”的典范

  1945年7月30日,莫迪亚诺出生于巴黎西南郊比扬古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是犹太人,“二战”期间从事走私活动,战后在金融界工作,其母为比利时籍演员。父母经常不在家,保姆或者父亲做走私生意的朋友,都曾是他的监护人。动荡的童年岁月中,他与哥哥吕迪相依为命。不幸的是,吕迪在10岁时患病去世,这宣告了他孩提时代的结束,而他因此心里一直存在着明显的怀旧情结。

  莫迪亚诺自幼喜爱文学,10岁写诗,十四五岁便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65年他在巴黎亨利四世中学毕业,后入巴黎索邦大学学习,一年后辍学,整天混迹于巴黎市区,和嗑药的文艺名家们一起。与小说家雷蒙·格诺的相识,对莫迪亚诺的一生可说至关重要,前者将他引入巴黎文学圈,出入伽里玛出版社的鸡尾酒会。1968年莫迪亚诺发表处女作《星形广场》,离奇荒诞的内容和新颖独特的文笔,使他一跃而成为法国文坛一颗熠熠闪光的新星,他开始通过文字寻找自己真正的栖息地。

  莫迪亚诺祖籍是佛兰德尔的犹太人,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世界,人们为了填补日益加深的精神空虚,曾兴起一股追“根”热潮。在法国,这股热潮至今方兴未艾。《星形广场》也正是这一社会现实的反映。小说通过一名犹太裔法国青年的故事,反映占领年代法国社会底层的生活和犹太人的困境,这部作品被誉为“后大屠杀时代”的关键作品。

  显然,与那些大器晚成的作家不同,莫迪亚诺算得上是“出名要趁早”的典范。1972年他以《环城大道》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1978年《暗店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获得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从此,莫迪亚诺成为一名不负众望的著名小说家,他的每一部作品的出版在法国均引起巨大反响。他与名导演路易·马尔合作创作电影剧本《拉孔布·吕西安》,搬上银幕后摘得奥斯卡金像奖,从而在当代法国文坛上,为莫迪亚诺奠定了当之无愧的第一流作家的地位。

  莫迪亚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以为在勒·克莱齐奥2008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本应该要再等上30年才会再有一位法国人获此殊荣。他还认为诺贝尔奖本该授予一些震撼时代的作品,然而这

  一次却选中了一本描写私生活的作品,真是神秘莫测。

  象征手法描写“消逝”的过去

  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迪亚诺的获奖词为:“他用记忆的艺术展现了德国占领时期最难把握的人类的命运以及人们生活的世界。”而莫迪亚诺的大多作品也恰好蕴含着三个关键词是:“记忆”、“身份”、“历史”。他常常通过寻找、调查、回忆和探索,将视野转回到从前的岁月,描写“消逝”的过去;也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这和莫迪亚诺的本人经历有关,他的父母都在“二战”时,和盖世太保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很多人物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他也希望借助写作来解开自己的困扰,或者说是疏解那种永远不知道真相的焦虑情绪。

  《暗店街》的叙述者是位患了遗忘症的私家侦探。为了找到自己的真实身份,了解自己前半生的经历,他孜孜不息地寻访可能是自己的那个人,及其朋友好友的踪迹,他们出生或生活过的地点,甚至远涉重洋,来到法属波利尼西亚的一个小岛寻找青年时代的友人。他的调查对象中有俄国流亡者、无国籍的难民、夜总会的钢琴演奏员、美食专栏编辑、古城堡的园丁、摄影师、赛马骑士等。这些调查把读者带回到作家情有独钟的占领年代,再现了这一黑暗时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从这个意义上说,莫迪亚诺继承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缓刑》以一个孩子的目光来描写他所处的环境,以无数细微的迹象来回忆他童年时代的种种经历,暗示他的父亲以及他周围的大人的命运。大人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被捕?甚至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些问题都留给读者去想象。小说的内容似乎与题目“缓刑”毫无关系,不过作为一种联想,我们似乎可以认为,法国人在占领时期过着动荡不安的生活,时时受到威胁,面临着可能发生的“严重的事情”,而作家当时由于是个孩子,才得以免除大人们的焦虑和警察的盘问,才得以“缓刑”。然而正是孩子的目光和童心,才毫无掩饰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既真实可信,又充满疑问的世界。

  《地平线》的故事,在一位年已古稀的作家回忆中徐徐展开,“这些片断并不连贯,全都突然中止,出现了一张张无名的脸,以及短暂的相遇。这一切都是在遥远的过去,但这些短暂的片段,不能跟他一生中的其他岁月衔接起来,但依然悬浮在这漫长的现时之中。他会不断对它们提出问题,但永远不会得到解答。对他来说,这些片断将永远是个谜。”主人公对40年前的一场偶遇不能忘怀,在失去的时间里不停寻找,最终动身去了柏林,他通过网络查出,当年偶遇的姑娘在柏林开了一间书店。小说在这里戛然而止。

  “二战”环境和在文学中释放所有秘密

  莫迪亚诺被人称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着重探索和研究当代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他在许多作品中都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他的文笔纯正、完美、锋利、自制,语言简明流畅、优美稳健、诙谐幽默、富有寓意,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引起巨大反响。其作品尤其是前期的小说,大都以神秘的父亲和“二战”的环境为主题,他要描写这些他并未经历过的故事,就必然要运用大量的回忆、想象,把现实和虚构结合起来。

  虽然莫迪亚诺的名字对大部分人来说尚属陌生,但王朔就曾说,他的《玩的就是心跳》走的正是《暗店街》的路子,王小波的《青铜时代》第一句就是“莫迪亚诺在《暗店街》里写道:‘我的过去一片朦胧……’这本书就放在窗台上,是本小册子,黑黄两色的封面,纸很糙,清晨微红色的阳光正照在它身上。”王小波还曾干脆地说,现代小说的最高成就者是卡尔维诺、君特·格拉斯、莫迪亚诺,还有玛格丽特·杜拉斯。

  除了文学写作,莫迪亚诺的工作还带有浓厚的跨界色彩。莫迪亚诺自己还有过现身银幕的经历,在拉乌·鲁兹导演的电影《犯罪家谱》中,他饰演了Bob一角。2000年,他还曾在第53届戛纳电影节上当评委,当年的评审团大奖是姜文的《鬼子来了》,最佳导演是台湾导演杨德昌,而影帝则是出演《花样年华》的梁朝伟。

  当然,比起影视,莫迪亚诺显然更热爱阅读。据介绍,莫迪亚诺最早的阅读记忆是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的《最后一个莫希干人》,他7岁时阅读该书。他说,“完全读不懂但还是坚持读完了”。莫迪亚诺强烈推荐的一本冷门佳作是特里斯坦·埃戈夫的《猪圈之王》。另外,莫迪亚诺还喜欢很多诗人,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阔比埃、查理·克罗、日耳曼·努沃、阿波利奈尔……他想用原文阅读奥地利诗人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的作品;他想成为17世纪法国作家普莱服神父所写的《玛侬·列斯戈》主人公格里厄;他也想将狄更斯死前没能写完的《德鲁德疑案》续写完成。或许文学就是他真正的归宿,在其中他的所有秘密都得以释放。潘启雯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