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劼人故居修缮后开馆 名作《大波》手稿亮相(图)

2014年10月21日 08:58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李劼人故居修缮一新。

  为了让专家学者或广大读者一睹这些珍贵艺术品的真容,纪念馆还将多次举办李劼人手稿原件及其书画藏品真迹展,其中包括林则徐、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书法珍品,并最终走向固定化常态化。——李劼人故居纪念馆馆长杨波

  “没想到我儿时的世外桃源在我眼前复活了。”20日,“纪念李劼人先生诞辰123周年暨李劼人故居修缮后开馆仪式”在李劼人故居纪念馆举行。李劼人外孙女李诗华在仪式上致辞,面对“修旧如旧”的菱窠,心情激动。著名作家马识途、原省文联主席李致、诗人流沙河等文化名人,也出席了开馆仪式。

  李劼人故居纪念馆定于今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据馆长杨波介绍,在不久的将来,该馆将常态化举办李劼人手稿原件及其收藏的名家书画展览,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李劼人。

  李劼人,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

  李劼人(1891.06-1962.12),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北黄陂,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原名李家祥,常用笔名劼人、老懒、抄公、菱乐等。其代表作《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被文学界称为“大河小说三部曲”,有着“川西民俗百科全书”之美誉。

  修旧如旧上世纪的模样重现眼前

  位于成都东郊菱窠西路的李劼人故居“菱窠”于1982年由成都市政府拨专款修复,1985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设立李劼人故居文管所并正式对外开放,199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锦江区政府决定对菱窠主体及附属设施进行修缮,对各功能展区进行设计、重新布展。

  李劼人故居纪念馆馆长杨波,昨日向华西都市报记者介绍,李劼人故居修缮工程,“于2011年立项,2013年建筑工程完工,2014年2月开始陈列布展。其中建筑部分的修缮,基本上是依据1959年李劼人先生大修菱窠后的格局实施,其中包括对主楼、厢房进行的维修,解决了因年久失修导致的房梁倾斜、实木朽坏、漏雨、白蚁啃食等问题。

  修缮后的李劼人故居,展场总面积从100多平米扩大到200多平米。杨馆长透露,此次修缮工程,是在充分征求李劼人先生亲属及李劼人研究学会专家意见后,遵循“文物保护修旧如旧”的原则,力图恢复菱窠原貌。“比如,按照1959年菱窠大门的建筑样式恢复大门,把1987年正式开放以来一直悬挂的‘菱窠’横匾改为竖匾;其次,按照原有家具样式仿制书柜、书匣,按照李劼人捐赠线装书、平装书目录购置相关书籍,恢复藏书楼1959年布局;再次,恢复厨房布局,购置甑子、烧火凳、吊水壶、案板等物品布置厨房等。”

  赏析珍品将举办手稿及书画藏品展

  除以上修缮,工作人员还吸纳李劼人研究最新成果,重新布展设计“李劼人生平事迹展”,鲜明突出李劼人的文学成就。此外,为展现李劼人在收藏和美食上的贡献,还分别在藏书楼和厨房做了相关展示与介绍。

  在开馆仪式当天,展厅内还展出李劼人生前珍藏的字画及《大波》手稿等数十件展品,受到参观者热烈关注。李劼人故居纪念馆馆长杨波介绍说,这个字画展览是专门为祝贺此次纪念馆重新开馆,“李劼人喜爱书画,生前曾集中收藏了一批字画真迹,大概有一千多幅,其中包括林则徐、左宗棠、李鸿章的书法珍品。他在去世之前,将这些藏品无偿捐给了国家。”杨馆长还表示,“由于纪念馆珍藏文物条件还有限,这种真迹展览目前尚不能定期化举办。但是,为了让专家学者或广大读者一睹这些珍贵艺术品的真容,纪念馆还将多次举办李劼人手稿原件及藏品真迹展,并最终走向固定化常态化,以方便让学者及普通读者,能有机会更深入了解李劼人。”

  亲属惊喜“藏书楼又在菱窠再现了”

  从北京赶回成都的李劼人外孙女李诗华,在修缮后的李劼人故居前心情激动,“回到成都这几天,我等不及今天的仪式,已经到菱窠来了两次。”她还表示,政府投入大量财力和时间,对菱窠做了很大的保护性修缮,并以菱窠为重点,打造劼人公园作为故居的配套工程,让她感受到很多惊喜。

  第一个“没想到”是,“走上菱窠主楼二层,看到恢复了当年的藏书楼,复制的书柜和书匣摆满楼层,再现了当年的情景,想到我婆婆,我母亲和舅舅,遵照我爷爷的意愿,在1963年向国家捐献李劼人的全部书籍,字画和遗物时,不仅是他们,连我也没想到,在爷爷逝世五十几年后,藏书楼又在菱窠再现了。”第二个“没想到”的是,近年来,关于李劼人的作品、资料和文物,“从专业人员的深入研究,到普通民众的热情参与,从相对单一的作品《死水微澜》的改编到对《暴风雨前》和《大波》的改编,没想到我爷爷的作品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出现这么多种大众文化传播形式。”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摄影陈羽啸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