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73岁文艺范阿婆两年写40多首打油诗:以写诗为乐

2014年12月04日 08:10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今年73岁的张莉华看见什么都能即兴编出一首打油诗来,她还特意为社工和社区写诗,近2年来她已写了40多首打油诗,俨然成了沧浪亭社区里最具有文艺范儿的阿婆。每一天都到社区“报到”的她,对于社工和社区生活十分熟悉,社区也就成了她写诗的好素材。

  文艺阿婆10分钟写就

  《和谐世博China》

  记者了解到,张莉华从小就喜欢文学和文字,也是深受父亲的感染,父亲看书很多,小时候,她的父亲每天都会给她讲故事。而张莉华与老伴潘锡源的家中也充满着文艺气息,张莉华喜欢唱歌、写诗,而老伴喜欢写书法,每天都要站着写2个小时。

  张莉华的诗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大多都是即兴而作,内容都来自平时的生活点滴,诗是她的爱好,也是她表达生活的重要途径。2010年,她去上海看世博会,排着队的她就拿出草稿纸,开始写诗,10分钟写就《和谐世博China》,路过的一位老教授看到,连连称赞。“我虽然水平不高,但中心思想总归是能写出来的。”大到国家召开APEC会议、世界妇女大会,小到自己的环保小心得、家中小辈高考成功等,张莉华都通过一首首打油诗写了出来。

  写诗调解邻里纠纷

  称赞好社工

  张莉华说:“每天下午我都会到沧浪亭社区‘报到’,每次过了下班时间他们还在,我都要催他们下班呢,我不去,社工可是不会下班的。”有一次,张莉华去社区看报纸,正好遇到两位居民为了相邻的一块空地吵着进社区,争得面红耳赤,差点大打出手,最后经过社区调解主任何亚君的调解,最后俩人握手言和,和和气气的走出社区。

  张莉华看在眼里,随即写就一首《信赖》,形象地描述了社区的居民调解工作。《脚踏实地抓卫生》也是源于真实的社区工作。有一次,张莉华看到卫生主任李林珍一大早就在外面清理垃圾,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也毫不在意,十分感动的张阿姨为小李写了这首诗。

  沧浪亭社区书记王玲、社工卢娅,都收到过张莉华特意为他们写的诗,但凡社区开展一些有意思的活动,也会成为张莉华打油诗的素材。“最近正好老新村改造,社区一次次的上门为我们协调楼下挖沟的事情,真的很感谢这些好社工,我们这些空巢老人不就是靠着社区来关心我们么,我写写诗就是要给社区赞一个。”

  诗中有真情实感

  特别能打动人

  在沧浪亭社区生活了将近15年,张莉华看到社区里的好人好事、新鲜事儿,都会有感而发。“模范丈夫八十三,护理爱妻数十载;手足深情好风尚,爱心大姐胜亲娘;盲人胞弟有靠帮,精心关护心舒畅;身残儿子孝亲娘,洗衣做饭不怕忙……”《社区家和万事兴》描述了社区众多的感人事。

  这么些年,在沧浪亭社区工作过的20多名社工,张莉华都非常熟悉,每年冬天,她都会亲自煮腊八粥送给社工吃,鸡头米、桂圆肉、白果……满满的食材都是她自己亲手剥出来的,连早已调离沧浪亭社区的社工,她都会亲自上门送上一碗,已经坚持了十几年。社区的电脑中,有个文件夹,专门存放张莉华的打油诗,社工抽空轮流给她打成电子稿,社区居民都能轮流传阅。诗中的社工“主角”们都谦虚地说,张莉华把自己写得太好,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

  尽管张莉华的这些打油诗没有名师大家的风范,但诗中的点滴都是来自真实的生活和情感,特别打动人。“我以写诗为乐,我以社区为家,我还要把社区的好人好事继续写下去。”张莉华说。

  通讯员 陆晨 本报记者 周晓青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