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传承学术传统需要海纳百川

2015年01月30日 10:20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

  传承学术传统需要海纳百川  

  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乐爱国1月13日在《光明日报》著文《“民国学术热”意味着什么?》,承蒙教授电邮告知,得以一睹为快。文中许多观点,不少网站直接提炼成“学者谈民国学术热:不是为与当今学术比较谁比谁强”做标题,于我心有戚戚焉。

  许多名家名作暌违已久,而今脱尘再现,招来不少热捧,也惹出“病态的‘民国热’是对历史的侮辱”的质疑,甚至提出要“为‘民国学术热’降降温、消消毒”。在我看来,这些偏执于“谁比谁强”的论战,几近“关公战秦琼”的笑话。

  乐观而言,今人比前人知道得多,这是读史的最大趣味。台湾作家高阳说过:“当时人对当时事,有时反不比后人知道得清楚,即因有许多‘时讳’之故。”但史学界也有“百年之内无信史”一说,当年的美国驻柏林记者夏伊勒,二战结束不久想写部第三帝国史,有人告诉他为时尚早,“历史学家能写的材料最近不应超过拿破仑时代”。

  一人尚难盖棺定论,更不用说“信史之难求”。以史家大家雷海宗为例,有人赞其“声音如雷,学问如海,史学之宗”。巴金夫人萧珊就说:“雷先生讲课真有意思,好像说故事一样。”而按赵俪生回忆录的说法,听雷先生讲中国通史“像说相声似的‘扯’”。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夸雷先生,或因记忆天赋故能放眼世界,但在《上学记》书中也带上一笔:胡适总把别人贬得很低,如评雷海宗“别的没什么,就是记忆力好”。

  对于这些异议,何兆武曾感叹:我们现在看过去的人总是带着谅解的眼光,只看到融洽的一面,没能把人与人之间的一些矛盾真正揭示出来。

  何兆武出生于1921年,他说自 己上学时的那一辈同学,绝大多数人的古文根底都不行,因为从小就不读那些东西了。牟润孙的《海遗杂著》录有《别字》一文,也提到五四以后,中学国文水平日趋低落,抗战以后更是每下愈况,能写篇通畅国文的人已属凤毛麟角,而将“蒙恬”读作“蒙括”,误将“龟兹”、“冒顿”、“郦食其”照本音读的大学教师也有不少。

  这就是历史的多面性,五四后的学术新人并非个个陈寅恪。赵俪生等局内人的月旦评,或出于真性情的流露,或出于学术分岔的歧见,至少戳破了某些“神话”的泡泡。这说明当今的“民国学术热”确有太多戏说成分,对其学术上的真正价值,又能说出多少所以然?

  尽管民国时期离今不远,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镰已感到:“由于种种原因,民国出版物一直很稀缺,研究整理也很不够。”发掘北京猿人遗址的领导者杨钟健,其书《剖面的剖面》脱稿于1937年,失之于抗战期间,1950年找回原稿。暮年想了却出书心愿,杨老恳请“用纸可以次一些”、“插图和图版如价太昂可以去掉”,可直到他逝世30年后,此书才面世。

  有人说今之“民国学术热”,并非是建立在客观、宏观审视基础之上的科学评价。试问,连搜集整理等基础工作都未夯实,又谈何科学评价?所谓的“热”,仅是站在门口看热闹,难得登堂一窥究竟,又谈何“降降温”?

  对于往事,很多民国“粉丝”总爱想当然,以鲁迅在厦门大学月薪四百元来推广民国教授高薪论。著名学者邓云乡是过来人,据其所忆,上世纪30年代前期,北京四口之家吃住两项每月十八元便可解决。当时一般拉包车的,每月约有三十元进账。但邓老揭示之所以会出现“骆驼祥子”,因为个人经济生活客观上首先要有两个保证,一是安定的社会环境,二是稳定的通货价值。“七七”事变后,月入三百元的教授、挣三元工钱的老妈子齐齐遭殃。笼统说“民国教授高薪”,铁定不符合史实。北洋政府治下的民初、所谓的“黄金十年”、抗战八年……其间各有各的活法。

  那些要为“民国学术热”降温的说家,不但全盘接受了民国“粉丝”有关高薪论的肤浅之见,还扯上“少数大学教授当时的优越生活对工农大众来说,是很不公平的”。西南联大办学期间,连主导校务的梅贻琦,都要靠其夫人卖炸麻花贴补家用。夯黄土为墙,堆茅草为顶,这所大学的师生中后来出了8位“两弹一星”元勋,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所谓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先生这句名言的寓意,才是今天该“热”议的。至于比啥“谁比谁强”,只能闹出非理性的意气之争。

  对于某一历史时期,既不能盲目地美化,也不能像某些道德家戴着有色眼镜,胡诌什么“脏唐臭汉鼻涕宋邋遢明”,往本民族历史身上泼脏水,如此“厚今薄古”,只能是自我矮化,毕竟你的血统,你的师承……无不源于以往。历史长河不可断流,建构中国气派需要海纳百川。□谢海潮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