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考古证实“唐十八陵”过半数配有窑场 为馒头窑

2015年02月02日 15:55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

  据新华社消息 随着陕西省富平县宫里镇唐代窑址的持续考古,专家们发现这处窑场的窑炉数量达500余座,可谓目前所知唐代规模最大的砖瓦窑场遗址,并且确证了闻名遐迩的“唐十八陵”中半数以上在陵园附近配有烧制砖瓦的窑场,从而为古代中国的陵园规划和建筑史等提供了新资料。

  据了解,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995年首次对这处称为富平桑园的窑址进行考古调查,局部试掘时一组呈“品”字形的窑炉遗址出土了鸱吻、兽面砖等唐代建材。到2012年时进行详探,发现在唐代定陵南侧90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有13组砖瓦窑,估计总数量超过500座。

  根据2013年至2014年对该遗址的考古发掘计划,考古专家在6组窑炉遗址区域共布方18个,考古发现了保存完整的窑炉、取土与初加工土料的场所、坯泥堆积坑和窑后排水设施,了解了窑场烧制中的分工情况。

  专家发现,除最南端的第五组3座窑为平面“品”字形分布外,其余的窑均呈两两相对式、南北方向延续的布列,相对的两排窑间为长条形的操作通道,平面像蜈蚣的形状。囿于村庄打破,勘探显示每组窑的长度不等,最长的窑组长达280米,分布窑炉多达78座。

  根据考古揭露出的26座窑炉,专家发现皆是马蹄形半倒焰式馒头窑,主要由窑门、窑室(火膛、窑床)、吸烟孔、烟室、烟囱等组成。让人意外的是,在已发掘的窑炉中有两座窑壁上发现修建窑炉时工匠留有文字,还有部分绘画作品。

  同时,考古人员还发掘了一个操作通道,发现通道为拱顶式过洞。其掏挖过程中,应是边挖边进行筛土加工,通道兼做取土场地与原料初加工的场所。由此推断,整个窑场的修建与使用顺序,则是从北向南发展,制坯、烧制和挖新窑同时进行,掏挖出来的土同时作为原料,操作通道同时作为原料初加工的场地。

  近年来,陕西加强了唐代帝陵的考古工作,包括陵墙、下宫、司马道、石刻、窑址等文物信息日趋丰富。专家认为,随着唐定陵南侧确证发现大型窑址,闻名遐迩的“唐十八陵”中有11座都在其附近发现有窑址遗存。虽然其数量不等,但与唐定陵同位于富平县的唐丰陵附近也发现至少3座砖瓦窑,进一步证明修唐陵时就近建设窑场应当是通常模式。(冯 国)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