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西北大学教授:梦想成立中国第一家面条博物馆

2015年02月05日 10:51 来源:华商报  参与互动()

  陕西人爱吃面,但面条里的“道道”你知道多少?有这么一个老陕,他叫赵丛苍,他不但爱吃面、会做面,还有个梦想——在陕西西安成立中国第一家面条博物馆,这个梦“捂”得时间挺长,都有20多年了。

  中国没有面条博物馆很遗憾

  赵丛苍是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考古学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家,是个非常爱吃面也爱研究面的老陕,聊起面条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这个事我研究很多年了,但还是缺少资金。”

  赵丛苍表示,目前只有意大利有面条博物馆,有几百年历史了,“2006年意大利的一个问卷调查,让网民选最能代表意大利的东西,有70%的人选择了意大利面,这就是面条的魅力,中国也是面食大国,面条种类有500多种,很多省都有出名的面条,但全国却没有一个有关面文化的博物馆,是个遗憾。”

  赵丛苍说,据记载,中国的面条起源于汉代的汤饼,这种饼是在汤中煮熟的,所以叫汤饼,实际就是面片汤。到晋时,汤饼已有成细条状的了。从史料上记载来看,面条正式称为面条是在宋代,宋代时做面方式除汤煮以外,又有了炒、燠(焖)、煎等方法。另外,面上开始加荤素各种浇头,这在《东京梦华录》《梦粱录》中都有记载。

  中国最早发现的面条 比意大利早2000年

  生活中的赵丛苍离不开面,“多年前,广州的朋友来西安找我,因为到西安太晚,去外面吃不方便,我就在家做臊子面给他吃,没想到,之后他再来西安时,都会提前给我打电话说就在我家吃面。”

  前段日子,赵丛苍刚从青海回来,这一趟他专门去了喇家遗址,2002年,考古学家曾在这个遗址发现了距今最早的一碗面,在这碗面条的照片前,赵丛苍拍了一张照片,“这些面条很细,直径大约0.3厘米,长50厘米,颜色发黄,和现在的拉面很相似。距今已有4000年,这也是目前世界发现最早的面条,这一新发现也在英国的《自然》杂志上发表过,由此证明,中国的面条比意大利早2000年。”赵丛苍说,虽然面条博物馆我们国家没有意大利成立得早,但中国要成立面条博物馆,面条历史会很悠久,这一点没人能比。

  博物馆要集历史文化与饮食体验为一体

  赵丛苍说,他心目中的中国面条博物馆定位一定要高大上,“臊子面、biangbiang面,蘸水面、削筋面……陕西有这么多历史悠久面条品种,深厚丰富的面条文化足够支撑成立中国面条博物馆。”

  赵丛苍说,中国面条博物馆一定要集面条的历史、文化、技艺、体验、展示等方面于一体,“除了陕西的,中国经典的面条都要有,在这个博物馆,面条的发展历史要得到完全的复原和展示;另外各个时期做面条的工具都要有,要尽可能多地收集散落在民间的各种做面工具,像擀面杖、案板、笊篱等;另外,这个博物馆一定要有饮食体验区,市民在这里可以一站式品尝到各种面条。”

  现在,这个梦想已在赵丛苍的脑海里翻腾了20多年,“这事缺资金、少支持都办不成,如果谁有这个想法或者有能力做这事,我可以提供策划和所有相关资料,也可以帮忙动员我能力范围内的一切力量支持。”

  华商报记者 肖琳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