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平凡的世界》促人思考生命之重

2015年03月25日 10:41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

  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今天迎来大结局,但它留给广大观众的人生启迪不会结束。给人以精神启迪应该成为文艺创作追求的一个价值取向,也是衡量文艺作品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

  作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受读者追捧的力作,《平凡的世界》原著在当当网、亚马逊等主要图书销售平台,无论是点击率还是销售量都进入了前三名,爱奇艺、优酷等视频网站的点播率也一度挤进了前十。读者与观众也不仅仅局限于怀旧的50后、60后和70后们,据周围人的反应,80后、90后成了阅读与追剧的主力,这是一个令人非常振奋的现象。且不论电视剧拍摄的手法与故事的叙述是否成功,给我最大的感觉是,这部作品成了一支激发正能量的奇兵。在日益商业化的氛围之下,唯金钱论、成功学、厚黑学以及各种职场学大行其道的潮流中,它掀起了一波对“孙少平现象”的关注和对通过个人真才实学及努力走向成功给予肯定的清新之风,实属不易。

  《平凡的世界》与路遥的另一部代表作《人生》一样,虽然着眼点都是普通人最为平常的生活,但却从深层次给予了普通人最切合实情的关注,给了我们一个全面思考真实人生和真实生活的角度。所以即使是在今天,当我们重新细读这部作品,品味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依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它给我们带来的精神启迪。

  无论是阅读还是追剧,我想多数读者、观众与我的感受是一样的,那就是两位主人公坎坷的人生境遇,恰如深秋的阴雨绵绵,难见阳光普照,心情抑郁贯穿始终。在遭遇接踵而至的打击的基调中,无论是工作上的困难,感情中的挫折,还是生命的脆弱,兄弟二人承受了太多重负。路遥对小说人物给予了足够的同情,但自始至终两位主人公都一直处于各种纠结和痛苦的打击之中,这不得不让我联系到挪威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名著《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在这部作品中,米兰·昆德拉通过小说人物对生活看似不负责任的态度,深入思考轻与重、灵与肉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那就是“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于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米兰·昆德拉写的是生命之“轻”,路遥写的是生命之“重”,虽然两位作家的写作手法截然不同,但我认为殊途同归,“轻”或“重”只是一个人生活态度、生存环境和人生际遇表象的东西,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回归到对人生的终极感悟,因为无论如何,生活还得继续,人生还要延续,我们最后都得对自己曾经的人生付出相应的代价或者有幸得到相应的回报。

  回到《平凡的世界》本身,作者所展示的主人公对人生的态度,特别是如何应对生活的挫折,值得肯定与推崇。实际上,普通人通过个人的努力,通过读书与工作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形成向上的社会流动,应该是自古到今中国人的共识,而不是现在网络上很多人发出的“恨不生为富二代”这种负能量的东西。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代表了大多数的中国人,从今天的社会职业构成来看,他们身上至少集合了农民工、普通工薪阶层、自主创业者等群体的影子,尽管作者并没有给予他们很好的生活境遇,但他们的身上仍然被赋予了坚韧、刻苦、正直、钻研、责任等一些足以使人走向事业成功的要素,多少给了他们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幸福生活的预期,这一点足以令观众在“虐心”的追剧中得到些许欣慰。如果通过这个电视剧,大家特别是年青一代能够进一步获得正确思考人生价值、面对坎坷、学会如何承受生命之“重”的体会,那么将功莫大焉。而这应该是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绝大多数人所期待的。

  (作者邵建 为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