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旅美台湾作家蒋晓云:转身亦是“情”

2015年03月29日 20: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3月29日电 题:旅美台湾作家蒋晓云:转身亦是“情”

  中新社记者 应妮

  停笔30年,蒋晓云又回来了。

  对,就是那个二十出头就三获“联合报文学奖”、被夏志清称作“又一张爱玲”的台湾女作家,当年和朱天文、朱天心、吴念真同时在1970年代登上台湾文坛。在暌违文坛30年后,年近六旬的她重新执笔,即凭借首部长篇小说《桃花井》获得第十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提名。

  日前,蒋晓云携其在大陆出版的书籍《掉伞天》来京,接受了中新社记者采访。

  被夏志清称为“又一个张爱玲”,蒋晓云其实是不怎么看重这种说法的。她并不是张迷,被说像张爱玲的时候,她欣赏的其实是沈从文。不过,张爱玲看过蒋晓云的小说,当年夏志清曾把短篇《乐山行》寄给张爱玲看。据说张爱玲说她写得太“露”,“我当时还想说你写得太隐晦了吧!”

  她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曾直言两人个性不同,“张爱玲是悲观的,她总是看到华丽袍子上的虱子。我在最深黑的洞穴也是希望隧道的尽头是有光亮的。”

  蒋晓云自言,在人物创作上一直对与自己年龄差距更大的前辈、长辈们情有独钟。“像我这样属于战后婴儿潮最末世代出生在台湾的人,无论本省、外省,也许经历过物质匮乏、信息封闭,甚至公理不彰的痛苦,却不像我们的上一代那样遭遇战祸,走过离乱,从写小说的角度去观察,离乱为他们的人生增了深度,为他们的悲剧添上无奈,为他们的喜剧加入了传奇色彩。”

  事实上,《掉伞天》就是一部35年前的旧作。当时的台湾女性已经有比较好的受教育机会和工作机会,但是在婚姻方面,“剩女”还是会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我对当时这样的社会制度和氛围都是不以为然的。所以有感而发地写了这种小说。某种程度上,其实是表示我小小的抗议”,蒋晓云说,到现在得到年轻读者的回馈是说怎么跟今天的情形这么像,所以你就知道人的感情是不太变的。

  转身去美国求学后,留在硅谷一路做到高管,蒋晓云常做的事情是写公文,几无闲暇继续中文小说的创作。“当初走得很决绝,我也觉得自己没法一心两用,可是到了后来,就好像找回初恋情人一样,原来这才是你最爱的事情,所以现在回来也很自然。”

  目下她正在进行的“民国素人志”系列创作,蒋晓云计划写从民国元年(1912年)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出生、又离散到世界各地的38个女性。最近出版的《百年好合:民国素人志》收录了她目前完成的12个故事。她表示,这部作品是一定会继续写作下去的。

  至于是否有计划写一本旅美题材的小说,蒋晓云坦言没有感觉。“有朋友跟我说,现代人喜欢赚钱、硅谷传奇这样的题材,写出来一定是畅销书。可是我刚离开企业界没多久,可能已经产生审美疲劳,就算传奇人物从我身边擦肩而过,可是他们不那么感动我。要写可能也是将来再说了。”(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