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75岁老人17年收藏万册小人书 每月读书80万字(图)

2015年04月24日 13:40 来源:楚天都市报  参与互动()

  记者舒平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尚炜

  小人书,简洁的笔触,朴实的图案,清爽的色彩,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让很多人难以忘怀。不自觉走进收藏行列,陈世彬老人是乐在其中的一位。17年间,他收藏小人书近一万册。

  4月21日,楚天都市报记者走进了陈老的家。

  人物名片:

  陈世彬,75岁,退休高级工程师,住武汉市武昌区徐东逸居苑。曾参与广东省广梅汕铁路勘测设计,宜万铁路建设也有他的一份心血。

  因为喜欢 所以收藏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小人书曾经是普及大众文化的媒介,成为几代人的精神食粮。小人书带给我们的,是那个时代的记忆。”陈世彬老人很显年轻,身材挺拔、气质儒雅,精神矍铄、耳聪目明。70平方米的家里,最引人注目的是8个书柜,俨然是一座小型图书馆。

  陈老8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独自带着姐弟俩,生活很拮据。为了能看一本“小人书”,“家境好点的同学,租一天2一3分钱,我没钱,只有跟同学说好话。三四个同学,我排到最后一个看。”要是好不容易有一二分零花钱,“不吃,全部拿来租书看。”

  爱上收藏,是1998年。那年在江西南昌出差,陈老在旧书摊上看到有卖小人书,儿时记忆的闸门打开了。“当时目的是怀旧,怀少年时代那种废寝忘食地读小人书的旧。”

  不想,陈老对“小人书”上了瘾,2000年退休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走街串巷,跟地摊老板都混得很熟络,如果有小人书,全部高于市面价钱收。哪怕去外地,也时刻不忘。一次在恩施,在报纸上看到鹤峰的藏家有一些宝贝,他当即租了一辆车,跑了160多公里山路去“寻宝”。就这样,如滚雪球般,他慢慢收藏了近万册。

  因为收藏 老人有一个梦想

  看着用塑料纸精心装扮的“小人书”,哪本最值钱呢?面对记者的“财迷”提问,陈老哈哈一笑,“因为喜欢,所以收藏。收藏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问我哪本最值钱,我还真不知道。”

  最爱哪几本呢?“王叔晖的《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贺友直的《山乡巨变》,丁斌曾、韩和平的《铁道游击队》、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等。”老人如数家珍。

  如今陈老有一个梦想。“写回忆录,写收藏过程,与更多人分享快乐。”

  这不,陈老正积极为梦想做准备,每天看书至少2-3小时,平均一个月要读80万字。而且为了保证足够的体力,他还每天晚饭后,步行4公里,风雨无阻。

  收藏,让陈老充满快乐和自信,这也许就是他不老的秘诀。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