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舌尖上也有“文化软实力”

2015年05月21日 10:06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

  ■封寿炎

日前,《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透露,这套系列纪录片的第三季正式启动。《舌尖3》将在全世界的框架下,对中华美食文化进行展现。

  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实践之一,饮食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它早已经成为整个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其他的文化系统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放在历史和文化框架里谈饮食,拓宽了《舌尖》系列的视野,使其具有更厚重的内涵和历史纵深感。有人说,看完《舌尖》之后,不但更加热爱美食,还会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和祖国的文化。

  依靠文化的独特框架,《舌尖》系列在国内取得了巨大成功。放在跨文化的视野里,在全世界的框架下展现中华美食文化,是其自身逻辑的必然延伸。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尤其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对中国缺乏全面理解的语境下,学会在全球性的框架之中讲好中国故事,其意义如何评价都不为过。这一方面要求契合全球性的框架,不能自说自话,让别人听不懂;另一方面要讲“中国的故事”,许多中国独特的文化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中华美食不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它还是一张被世界广为接受的文化名片,是承载中外文化交流的通畅桥梁。“舌尖”只是一个切入口,走进舌尖,能够通往博大精深、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文化可以感染他人,获得他人的理解、认同和尊重,这就是文化的软实力。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商品所向披靡的同时,那些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物品和技艺却处境堪忧。比如,古代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对外贸易,被视为东方文明的结晶和标志,给世界带去巨大惊喜。但在今天,它们的市场号召力和文化影响力早已不复当年。还有更多可以代表文化软实力的物品和技艺,或者靠财政拨款勉强抢救维持,或者日益衰落甚至逐渐消亡。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损失。

  期待《舌尖3》能够挟前两部大获成功的东风,漂洋过海传播中华文明。也期待更多可以体现“文化软实力”的器物和技艺借鉴《舌尖》系列纪录片的成功经验,挖掘、传播中国文化,在世界面前展现更加立体、更加全面的中国形象。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