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抗日将领郝梦龄前线日记:华北将沦落 我们太无出息

2015年06月05日 10:22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

  郝梦龄阵中日记记录:“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官长。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1937年9月底,日军在平型关被八路军一一五师重创后全线撤退,集结在代县附近,准备拿下忻口,直取太原。忻口位于原平和忻县(今忻州市)之间,是晋北通向太原的门户,地势险要,成为保卫太原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一时,各路大军云集山西,决心与日军决一雌雄。

  中国军队根据战局的情况,决定在山西忻口一线布防,阻击日军,保卫太原北翼安全。这便是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况最激烈、也是国共两军合作抗战光辉范例的一次战役——忻口战役。战役打响之前,我方对忻口防御阵地进行了部署,全线兵力达8万余人。这其中,就有郝梦龄的第九军及其所属的刘家麒的第五十四师和郑廷珍的独立第5旅。

  1937年10月16日,忻口战役打到白热化程度,战斗异常惨烈。在南怀化高地争夺战中,郝梦龄殉国,成为抗日战争战场上牺牲的第一位军长。同日,师长刘家麒和旅长郑廷珍也壮烈牺牲。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的讲话中,高度评价了郝梦龄。

  A 主动请缨共赴国难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时,1898年出生于河北藁城县的郝梦龄正在去四川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的途中。得知消息,他立即自重庆返回在贵阳的部队,请求北上抗日。他在报告中写道:我是军人,半生光打内战,对国家毫无利益。日寇侵占东北,人民无不义愤填膺。现在日寇要灭亡中国,我们国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我们应该去抗战,应该去与敌人拼。

  当时国民政府军事当局并未批准郝梦龄的请求,后郝梦龄再次上书请缨。军事当局见其报国心切,加之华北前线吃紧,才批准他由贵阳率部北上。

  日寇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刘家麒满怀报国壮志,请缨上阵,保卫国土。1937年8月,刘家麒从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提前毕业,同年9月被任命为第五十四师师长,随第九军军长郝梦龄一起,率部开赴前线。

  与郝梦龄、刘家麒一样,主动赴南京请缨御寇的还有时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5旅旅长的郑廷珍。

  1930年,郑廷珍的部队改番号为独立第5旅,被派到鄂豫皖苏区围剿红军。郑廷珍厌恶内战,与红军形成默契不开战。1931年9月18日抗战爆发后,郑廷珍先后两次到南京请求参战。因为他和红军关系较和睦,南京方面没有准许。

  卢沟桥事变后,郑廷珍终于等到抗日之机。他胸怀一腔热血,誓死保卫疆土,又去南京请缨,终于,其独立第5旅奉令配属于郝梦龄任军长的第九军开往山西抗日前线。在全旅誓师大会上,郑廷珍说:“过去的内战都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胜不足武,败不足惜,这次是打日本鬼子,是保家卫国,就是部队拼光拼净也值得……如不打败日本,就一个也别回来!”

  B 抱定为国捐躯之志

  郝梦龄在北上抗日出发之前,已下定以死报国的决心。部队途经武汉,他与家人告别时,对儿女们说:“我爱你们,但更爱我们的国家。现在敌人天天在屠杀我们的同胞,大家都应该去杀敌人。如果国家亡了,你们也没有好日子过了。”他还写好了一封信,封好后交给大女儿慧英,嘱咐她三天以后再拆开看。15岁的郝慧英不理解父亲的心情,硬要立即拆开来看,郝梦龄不允,父女二人在争抢中把信撕成碎片,丢进了痰盂里,郝梦龄便随队伍出发了。父亲走后,慧英把信从痰盂中捞出,拼凑起来一看,原来是将军留下的遗嘱,还可以辨认出来的内容是:“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等要听母亲的调教,孝顺汝祖母老大人……父留于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五日。”

  与郝梦龄一样,身为少将师长的刘家麒时常率部练兵打仗,也很少回家。而此次出征,正好路过武汉,刘家麒的家就在武昌得胜桥148号。然而军情紧急,刘家麒过家门而不入,只是在途经自家门前时,在门口看了一眼女儿后,就转身上了路。

  郑廷珍出发前命令所属3个团到合肥集结,路过河南宁陵县柳河火车站时,他对前去见面的家人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我奉令上战场杀敌报国,不打败日本鬼子誓不生还。临别时,他跪在地上给年迈的母亲磕了几个响头。

  三位将领就这样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抱定为国捐躯之志踏上山西的土地。

  C 郝梦龄、刘家麒阵中日记公开

  在太原市档案馆馆藏资料《西线的血战》中,记载了郝梦龄、刘家麒生前的阵中日记,日记内容都很简短,但两位抗日将领誓死报国的家国情怀跃然纸上。

  1937年10月3日,在到达忻口前,郝梦龄在日记中提道: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官长。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10月6日,郝梦龄在日记中写道:晋高级将领,已具必死决心。

  10月10日,郝梦龄在忻口前线写下阵中日记:“今日为‘国庆’纪念日,回忆先烈缔造国家之艰难,到现在华北将沦落日人之手,我们太无出息,太不争气。”同日,刘家麒也在阵中日记写道:“今日‘国庆’,天气晴和,开始作战,即获胜得,将来之结果,决得美满,吾自努力以换气此战争,庶不负国家之培养。”

  从两位将领的阵中日记还可以看出,郝梦龄10月4日夜到达忻口后,夜以继日地奔波在最前沿,视察阵地,部署兵力,指导抢修工事,鼓励官兵奋勇作战。刘家麒所率的第五十四师装备较好,是久经战阵的主力部队,奉令担任中央兵团南怀化东北高地中央地区主阵地的布防任务。这些阵中日记,除了对战役的分析,战况的记录,字里行间更多流露出的是忧国忧民的思虑和以死报国的英雄气慨。

  D 三将领冒死抗敌同日捐躯

  郝梦龄在忻口前线任中央兵团长(即忻口中间地区前线总指挥),指挥第九军和晋绥军第十九军、第三十五军、第六十一军等部,坚守忻口以北龙王堂、南怀化、大白水、南峪线的主阵地。自10月4日夜到达忻口后,郝梦龄为鼓舞士气,每天都会前往一线。

  10月12日,忻口守军布防完毕,忻口保卫战打响。

  10月13日凌晨,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主力开始猛攻第九军阵地,其中,南怀化阵地战事最为猛烈,土地都因炮弹爆炸变成了焦土。

  10月14日,战事越来越激烈,郝梦龄“往日见伤兵多爱惜”,但在当天的日记里他写道:此次专为国牺牲,乃应当之事。

  10月15日,南怀化被日军占领,敌我双方在忻口西北、南怀化东北高地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为夺回主阵地,郝梦龄、刘家麒亲率所部发起攻击,但由于兵力不足,皆告失败。当天下午,郝梦龄派郑廷珍率独立第5旅开赴前线反攻。他最后一次写日记,其中记述着“10月16日凌晨两点,对南怀化之总攻打响”的内容。

  10月16日凌晨3时,郑廷珍率部发起进攻,遭到日军火力压制,进展缓慢。心急战况的郝梦龄亲自前往一线视察战况,他命参谋长留守军部,自带刘家麒、参谋随从以及特务连出发,于凌晨4时许抵达第五十四师所属第322团的前线阵地。到达一线的郝梦龄在阵地上说:“先前我们一团人守这个阵地,现在只剩下一连人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一天就不算完。”

  与此同时,郝梦龄不顾官兵们再三劝阻,离开掩体和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继续带兵前冲。是时,两人身先士卒,已临火线之前,距敌不过200余米。在通过一段隘路时,遭敌机枪与掷弹筒袭击,两人身中数弹,待特务连士兵将两人救护出阵地时,均已壮烈牺牲。

  此时郑廷珍所率独立第5旅第615团一营将士基本全部牺牲,独立第5旅余部在与日军肉搏失利撤回阵地后,正准备第三次进攻。这次,已经三次负伤的郑廷珍冲在最前面以鼓舞士气,跳出掩体与敌人拼杀,敌人的机枪子弹铺天盖地倾泻过来。郑廷珍不幸饮弹倒地,以身殉国。

  南怀化高地争夺战的惨烈程度,完全反映了忻口战役的悲壮情景。忻口一役,39岁的郝梦龄,43岁的刘家麒,44岁的郑廷珍三位将领用铿锵誓言和铮铮铁骨在民族危亡之秋,打出了中国军队的血性,也唤起了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浩然正气。忻口守军在三位将领精神的感召下,不畏牺牲,英勇奋战,固守忻口阵地21天屹立不动。第九军由第14集团军参谋长郭寄峤代理指挥后,继续于忻口阻击日军,直到11月3日奉命撤往太原。

  忻口战役从1937年10月11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历时23天,共毙伤日军2万余人。由于国共两军的密切合作,给日军板垣师团等部以沉重的打击,并一度陷日军于被围困和被歼灭的境地,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破了日军“一个月灭亡山西”的野心,是华北地区抵抗最坚决、最持久,战绩最显著的会战之一。

  ○链接

  未入“300英烈录”的抗日将领

  2014年,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郝梦龄和郑廷珍在列,刘家麒未列其中。刘家麒,1894年出生于湖北武昌,国民党抗日将领。自幼熟读诗书,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陆军大学。辛亥革命时期加入学生军,投入反清革命洪流。抗日战争时期时任国民党第五十四师少将师长,1937年10月16日殉国后国民政府追认其为陆军中将。在有关忻口战役的文字资料中,刘家麒一直和郝梦龄同时提及,一直是以中国国民党爱国将领、著名抗日英雄表述的。虽然刘家麒未被列入“300英烈录”,但刘家麒将军是抗日将领,是不争的事实。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