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81岁老人忆59年前大西北支边:冰天雪地搭帐篷住

2015年07月03日 14:57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

   现年81岁的荥阳人刘培刚,人生中有30年的时间却是在大西北度过。落叶归根,刘培刚很庆幸年老时又回到荥阳,但回忆走过的时光,最让他难忘的,依旧是支边的日子。 荥阳播报 冯琳琳 文/图

  22岁时,踏上征程支边大西北

  1956年5月31日,是刘培刚永生难忘的日子,当时22岁的他踏上了前往大西北的征程。谈起当时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加大西北支边的心情,刘培刚还是一脸兴奋。

  “领导需要调动就调动,绝对服从安排,不给领导找麻烦。”刘培刚的这句话是那个年代支边人最朴实的心情。冰天雪地里在山上搭帐篷住宿,白天挖矿石,晚上砸矿石,再把矿石铺在煤炭上面烧火,炼钢炉昼夜不停。新疆的冬天非常冷,尽管戴着毡帽、穿着棉衣,耳朵、双手还是会冻肿、长冻疮。炼钢的时间只有两个月,但刘培刚每个月都被评为“五好钢铁战士”。

  30年后,带着思念回老家荥阳

  1958年年底,刘培刚所在的2连又被安排去墨脱湾去开荒。连长带领着全连90人到了墨脱湾,几十年荒无人烟的地方长满了梭梭柴,根深蒂固,粗壮的甚至一个人不能环抱。当时的办法是在拖拉机上拴一根100多米的钢丝绳,另一头拴上梭梭柴,用两辆拖拉机合力拉。开荒的日子里最让人心惊胆战的莫过于狼、野牛、野马的出现,所以部队里规定必须集体作业,不能单独行动,夜晚出门必须带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2连从90人发展到了200多人,全连开垦出了6000多亩黑土地。

  随后,2连就在自己开垦出来的土地上种植小麦、高粱、棉花等。因为新疆的气候原因,这些作物都是一年一熟,但是产量却是相当乐观的。为此,连队里安排了三班制的浇水任务,用水库保存天山下来的雪水,引水到农田,因为水源、阳光充足,农作物的收成也很不错,小麦可以达到每亩地800~1000斤,并且麦仁皮薄、出面多。刘培刚还说当时种植的西瓜也是吃过最甜的。

  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刘培刚就被分配到国营商店,始终如一地本本分分、老老实实做工作。“不求荣誉,不叫苦,我去支边就是干活的,年轻时就是要多出力。”他说。

  从22岁到52岁,刘培刚把人生最好的时光留在了大西北,把最难忘的回忆留给了支边,把最深重的思念带回了家乡荥阳。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