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访湘西会战主战场:激战28天 歼灭日军3500余人

2015年09月01日 10:54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 

  位于溆浦县龙潭镇的湘西会战阵亡将士陵园,已被列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均为长沙晚报记者 余劭劼 摄

  张传成当时从战场上捡的一个银白色金属盒和两枚弹壳、一枚弹头。

  长沙晚报记者 聂映荣

  1945年4月,侵华日军集结重兵向湖南西部发起进攻,企图合围怀化的芷江机场,摧毁中美空军的前沿阵地,进而威胁重庆,挽回整场战争的败势。中国军队顽强抗击,与日军展开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战役”),并最终夺得胜利。

  此次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次大会战,而怀化溆浦的龙潭镇是此次会战的关键主战场之一。在这里,中国将士用自己的鲜血,紧紧扼住了直通芷江的咽喉,最后让日军仓皇溃退。近日,记者来到龙潭,探访这里的抗战遗址。70年过去了,烽火早已湮没于青山之中,但当地抗战老兵与居民的讲述,依然把我们“带回”了当年的战场。

  访

  血战26天的山头,战后改名“英雄山”

  从怀化市区出发,驱车2小时左右就到了龙潭镇。该镇四面环绕高山。当地向导介绍,龙潭是雪峰山腹地一块难得的山间河谷地,20多座高山将其围住,只有几处险峻关隘与外界相通。此处连接邵阳与安江、芷江等地,由于这里的位置特殊,当年日军把龙潭作为战略要地,试图将其占领,并让大部队通过,进而攻向芷江。

  “因为抗日战争,这座山在我们这里变成了名山。”85岁的当地居民张传成带着记者来到约4公里外的一座山前。他告诉记者,从地图上看,这座山形似一只展开双翅的老鹰,因此取名为鹰形山。龙潭战役历时28天,中国将士为夺取这座山就激战了26天,可见此山之重要。战争结束后,人们为了纪念牺牲的将士,将此山改名为“英雄山”。

  山下一片片绿油油的水田,山上郁郁葱葱长满了树木。记者试图上山,张传成摆了摆手说:“这些年上山的人少,茅草太深,路都没有了。”几年前,有村民上去过,发现树林草丛中仍留有1米多深的战壕。谈到这些时,张传成拿出一个30多厘米长的银白色金属盒,盒子上刻着日文和图标。他说,这是自己在英雄山上捡到的日军医疗盒,还有两枚长约7厘米的弹壳和一枚4厘米长的弹头。

  战后,部分牺牲的将士被安葬在西边约3公里的弓形山上,如今,这里已变为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由陵园大门拾级而上,可以看到一块石坊——浩气门,上面刻着“陆军第四方面军第七十四军五十一师湘西会战龙潭战役抗日阵亡将士公墓”以及“浩气长存”。再往上走100多级石阶,高大且造型独特的纪念塔映入眼前,这个纪念塔下圆上尖,形如炮弹,上面还刻着“精忠贯日月”。

  再往后走,就是阵亡将士的公墓。在此远眺,可看到龙潭战役中的多数战场,陵园管理所所长陈贵生说:“当年陵园之所以选址于此,可能就是为了让这些忠魂能一直看到自己浴血奋战的战场。”

  忆

  村民给前线送饭被打断手指,至今不悔

  当地抗战老兵向梦瑞曾参加过龙潭战役。今年已有91岁的他虽然走路有些颤颤巍巍,但谈起当年的战事却精神矍铄、掷地有声:“日本人打到我们的家门口来了,我当然要跟他们拼命。”

  向梦瑞所在的部队是抗日挺进第六纵队第四支队,这是一支地方抗日武装部队,在龙潭战役中主要配合第74军51师作战。队员们被分到各个连队帮忙带路,有时也直接参加战斗。

  向梦瑞说,战斗刚开始时,鹰形山等高地已被日军提前占领,中国军队要夺取制高点,必须从山脚往山上仰攻,难度大且极其危险。“那座山头真是用命换来的。”向梦瑞说,敌人在山上建了严密工事,我方将士一冲上去,枪林弹雨就压了下来,但他们还是坚持往上冲,首攻的100多人最后打得只剩下六七个人,“后来每攻一次就死不少人。”

  对于抗战将士,张传成也有至深的感激之情。鹰形山上的战斗打响时,村民们将自家的食物集中到祠堂煮好,然后六七人一队往山上的阵地上送,时年15岁的张传成也参与其中。他说,虽然冒着生命危险,但大家都是自愿的。一个比他大3岁的伙伴和他送饭时,在他眼前中弹身亡,而他自己的左手小拇指也因为中弹断掉,至今,这根小拇指都只有一点点小肉团。记者问他,受伤之后是否后悔?他回答:“到现在都不后悔,他们拼命为我们保家园,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帮他们。”

  战后,村里二三十多人主动帮忙清理阵亡将士遗体,老人们甚至将自己的寿材捐了出来。张传成虽然说不清鹰形山上战死了多少人,但他印象中就是两个字——很多,他们把大多数中国将士的遗体抬到弓形山上安葬,二三十个人抬了整整10天。还有部分将士遗体已经腐烂或被炮火掀起的泥土掩盖,则只好留在了山上。而日军的遗体则被葬在北侧的“倭寇墓”中。

  考

  歼敌3500余人,国学大师钱基博撰文纪念

  据史料记载,1945年4月初,侵华日军发动攻势,企图攻占芷江空军基地。敌军三路西犯,其中北路日本陆军116师团109联队4000多人趁防备空虚偷袭龙潭,并趁机占领鹰形山、牛形山、蜡烛形等高地。正奉命开赴溆浦县城的74军第51师,中途获悉后,立即连夜回师龙潭,于4月17日展开战斗。该师152团负责抢占张家塘等地,153团负责夺取鹰形山,由2营7连担任主攻,沿山梁向山顶逼近。

  时任第51师师长的周志道曾在《龙潭战役英雄山争夺战之追忆》中写道:“白刃肉搏,屡进屡退,拉锯争夺,这20余昼夜,诚有一寸国土一寸血之写照。”在此争夺战中,前线将领向空军部队求助,中美联合空军的飞机从芷江飞过来,对山上的日军阵地进行连番轰炸,并投下燃烧弹。5月12日,山上的残敌开始溃退,还有100余人被包围。5月14日,敌方全线瓦解,龙潭战役结束。

  此战之后,中国著名国学大师钱基博(钱钟书之父)特意为此撰写碑文。据其记载,此役歼敌3500余人,51师牺牲1979人。钱基博在文中写道:“彼狡者寇,堕我百城。百城可堕,众志不倾!龙潭寸隘,屹莫我争。非隘之严,而气愤盈。成师以出,誓死无生。刈寇如草,曾不闻声。寇血以沥,我尸亦横。敛骸巍冢,化魄长庚。千秋万岁,仰莫与京!”

  “龙潭战役胜利,阻止了日军的西进。”溆浦县史志办主任、《龙潭战役》主编张昌竹说,此后,日军再未进犯龙潭,这场胜利既是湘西大捷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后一战的重要内容。3个月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变

  原来的穷山窝,现已成“全国文明村镇”

  76岁的张富堂如今仍住在英雄山脚下。在他的记忆中,早年的龙潭虽然是个战略要地,但同时也是个“穷山窝”,交通不便,集镇也很小。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多条道路连接龙潭与外地,集镇也有四五条街道相交,俨然一座小城市。龙潭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该镇GDP达8.368亿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达2.434亿元,同比增长16%。为了让农民集体增收,该镇重点发展了大面积的玉米、优质烤烟和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并开办新型农民培训班,培训实用技术。今年年初,该镇还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前不久,一个剧组为拍摄一部关于湘西会战的电影,特地来英雄山取景。8月24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龙潭的阵亡将士陵园赫然在列。张富堂知道这些事后,高兴得如同家里有大喜事一般。因为他深深感受到,在此牺牲的英雄没有被遗忘。

  为缅怀这些英雄,张富堂根据自己和村里另外两位老人的记忆,编写了一本关于英雄山战事的纪实小册子,发给当地的年轻人和外地来的游客。他说,这份记忆不能随着他们这一辈人的离开而消失。“如果当年不是他们那么拼命,哪有后来的安稳?哪有现在的好生活?”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